我是个俗气的妈妈。和其他妈妈一样,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顺眼。在我心中,我的宝贝聪明伶俐,可爱至极。但是她并不听话。
1
大概在她三岁左右,独立意志已经十分明显。她不想穿的衣服,绝对不会因为大人强迫而勉强穿上。她不喜欢的玩具,绝对不会因为大人要求而多看一眼。她不喜欢的发型,即使梳好了辫子,她也会毫不留情的扯开。
每当面临这种场景,说实话,我的内心是挫败而崩溃的,有时会大为光火,极端情况下的几次,还启用了暴力。
虽然我不是个知性睿智的妈妈,但总体而言还具备一点自我成长反省的意识,控制欲也不是很强。久而久之,我也了解了宝贝的秉性,并学着去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所以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的原则问题,我基本还是会顺遂孩子的意思。
可是家中的奶奶却做不到。于是两人之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仅以穿衣服为例,今年秋天开始至今,两人就发生了数次大战,关系甚至一度降到冰点。害的我还要在中间斡旋调停。
天气转凉。奶奶作为老人,总是觉得很冷,于是总是要求孩子加衣。可宝贝坚定的说自己不冷,且不论奶奶好言相劝,厉声呵斥,还是动手威胁,都不也所动,绝对不穿。最极端的一次,奶奶被气的用衣服抽打了大卿的后背,宝贝奋起反抗,两人竟然火拼起来。最后到了奶奶哭,孩子闹,给正在上班的我打电话的地步。
待我下班回到家中,简直一片狼籍。宝贝控诉奶奶强迫她穿衣服,还打她,奶奶指责孩子不听话,还打老人,没良心。两人互相不理。
我本着以安抚老人为上的原则,先象征性的说了宝贝几句,言语之间的意思是无论如何小孩也不能打老人。宝贝当即反驳,凭什么老人可以打小孩,小孩就不能打老人,这样不公平。穿不穿衣服是我的自由。我不冷,我就是不想穿。
我一时语塞,也不知该怎么接话。
奶奶继续声泪俱下的控诉:“从没见过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我带的孩子多了,人家都是让穿衣服就穿,怎么你就那么多事?你冻坏了,不知道奶奶多心疼!”
宝贝依旧不领情,说到:“反正我不穿,要穿你自己穿。”说完,自顾自跑回我们的卧室里玩去了。
后来经过我两边和稀泥,总算促使祖孙俩握手言和了。但是对于多加衣服的事情,宝贝还是坚持拒绝。
经过我的开导,奶奶也只好接受现实,随她去了。但是还会经常无奈地念叨,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于是,宝贝被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
2
生于80年代的我们这一代父母,童年时代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初潮。相对于父父子子的儒家传统思想,我们的成长也算是赶上了进步的潮流。但毫无疑问的是,步伐并不明显。从小到大,我们从祖辈父辈那里接受到最多的讯息也许就是要听话了。
听话,意味着可以少挨打,获得大人的偏爱,得到想要到东西,为家庭和睦作出贡献,最终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也总是以孩子听话而标榜教育成功,深感自豪。
只是后来,渐渐长大的我们,慢慢体会到了“听话教育”的弊端。
听话,意味着顺从,代表着隐忍,个人都独立意志是从来不被视为存在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其中受了多少委屈,留下了多少伤痕,以至于很多人在成年以后还无法打开心结。
无论是与认识的人直接交流,还是看很多文章中传递的信息,我发现童年时因为必须听话造成的心理伤害比比皆是。
有人因为小时候看中某个玩具要求父母购买,遭到拒绝,父母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不能买,要听话”后就直接拉走,甚至训斥一顿。于是长大以后,那个玩具成了心中的符咒与阴影,挥之不去。无论买多少类似的物品,都无法抚平童年时的伤痕。
有人因为从小被教育要听话、要懂事,于是学会了畏首畏尾,忍让顺从,只为得到大人一句“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的赞赏。从小养成的隐忍,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即使在成人以后在工作、恋爱、生活中,仍然把握不好人际交往的尺度。该拒绝的不懂拒绝,心里流着泪却应承下来,喜欢的不敢坚持却假装轻松地拱手让给别人。
甚至有人在成年后认识到自己的症结却无法克服,发出了“刁蛮有肉吃、听话遭雷劈”的呐喊,可见内心的痛苦指数有多高。
3
要是能大人指哪,小孩打哪,步调一致,配合紧密,那养育孩子该是多么和谐大同的画风。育儿的艰辛指数将大大降低。可是生命的勃发的趣味与生机也将消失殆尽。
可有冲突才有发展,有斗争才会进步,这个规律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同样适用。
与成人世界的法则对抗,是孩子成长中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对年幼的孩子而言,过于顺从大人的意志,虽然可以换来家长一时的舒心,但长此以往常常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听话会转化成软弱怯懦,缺乏主见,丧失在成人世界中的竞争力。二是孩子呈现听话乖巧的假象,但内心却埋下叛逆的种子,一旦外部条件具备,比如脱离父母的管控势力,自己体能足够强大,会变本加厉的以完全迥异于自己长期以来给人树立的形象背道而驰的行为释放自己,甚至会有些惊世骇俗的过激表现。这是人长期被压抑后的反应之一。
当然,我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即使年纪很小,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懂事听话,明事理,懂规矩,知进退。但是这样的孩子数量上凤毛麟角,不是一般造化的父母可以遇到。即使上天恩赐,这样的孩子,想起来也让人觉得格外心疼。
要求孩子听话,说到底还是大人的一种控制欲在作怪,没有将孩子看作是独立意志的个体。仅仅是将成人世界自以为正确的规则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已,却以牺牲孩子的自由和快乐为代价。
说的再直白一点,很多场景下大人要求孩子听话,实际是反应了大人的懒惰。比如,不准孩子弄脏衣服,其实是嫌洗衣服麻烦,却冠以教给孩子什么叫干净的名义。转而看看成人,有几个会穿脏衣服的奇葩呢。这些都是不教自明,不治而愈的问题。可是却有多少孩子因此而遭受各种指责惩罚,着实没有必要。
养育孩子的过程,确实需要不断的树立规则,才能健康引导孩子成长。可是规则的确立,应该是少量而必要的,且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设定。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尊重与生俱来的天性,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育儿的过程会减少很多没有价值的冲突与对抗,无论孩子还是大人的愉悦体验度都会大大提升。
放下要求孩子一定要听话的执念吧,真的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所谓的“话”,真的未必正确。
我那个不听话的小孩,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