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摸鱼

秋天的鱼跟稻子一样,到了收获的季节。同海边不一样的是南方的鱼大都养在或自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鱼塘中,每到这个季节,养鱼人便将池中的水放掉,只留一小片水域,捕捞的人便穿齐装备将鱼赶入鱼网中,偶尔还能在淤泥中踩到不知名的硬物,一捞出,是缩头缩脑的鳖。

图源网络:侵删

小时候经常守在池边,央求父亲买刚刚捞出的甩你一身泥的青鱼或者贵点的脊背带刺的鳜鱼,直接清水煮熟,鳜鱼的肉质更细嫩滑润些,鱼汤都是乳白清甜的。

大人们把大鱼捞了之后并不拘着孩子们去摸小鱼,摸鱼需要动作敏捷、灵活,减少扯绊,小孩子可没有大人那套装备,一个个脱的溜光,裸身上阵,这样可以在鱼塘里横冲直闯。为了抓鱼,纵然走光,自然在所不惜。其实说是抓鱼,更多的是想下塘玩水。摸鱼是讲究诀窍的。要善于观察鱼的游向,双手包抄到位之前要慢,以免惊走了鱼,包抄到位后动作要快。其实摸鱼还可以用工具,那会也没有多少专业工具,没有像现在一样,什么样的渔网都通过淘宝解决。有一种工具记得好像叫“罩巴子”,用竹篾编成的,记得小时候祖父就会编,平日晚上用来罩小鸡,或者用来烤小孩尿布,摸鱼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罩鱼了。

图源网络:侵删

摸鱼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因为人多,水就会搅得越混浊,鱼受不了,就会浮出水面透气,这个时候就是摸鱼得好时机,可能就是所谓的“浑水摸鱼”吧。有的时候能一口气摸出了七八条跟小孩巴掌一般大小的鲫鱼,在我童年的眼光里,这么大的鱼就是大鱼。但是徒手抓鱼的时候,有两种常见的鱼不好抓,黄牙头和桂鱼。黄牙头每个鱼鳍上都有一根刺;而鳜鱼背鳍上有一排呈锯齿状的刺,人的手碰到鱼的刺,肯定人吃亏。那会没有带容器,通常就用稻梗穿了鱼鳃壳串成一串,提着粘满泥巴的鞋子,光着裹满泥巴的脚,蹦蹦跳跳回了家。

图源网络:侵删

大一点的鱼摸不着了,便用网兜去捞更小的鱼了,有的鱼就只有手指粗细。这种小鱼最喜欢成群的呆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守在鱼塘边,将网兜放入水中待鱼群游过来,一网便可以捞到数十条小鱼。不过这种小鱼捞的多了便吃不完,鱼多了并没有带来喜悦,反而挺让人发愁。吃不了就只能晒干鱼,但是因为鱼太多,剖鱼太耗时间了,且令人腰酸背痛。晒后的鱼干处理不好吃起来会有一股子苦味,真是捞鱼一时爽,处理鱼时一言难尽啊。

许多年过去了,想起来的也就那浑身的泥巴和满嘴的鱼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南方人,小时候吃得最多的荤菜大约就是鱼了,而每个人小时候都一定有不少捕鱼的经历。 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吃荤菜的机会...
    铁马老言阅读 438评论 2 5
  • 又到年末,忽然想起,家乡的村子里又是网鱼的时候了吧。 (一...
    婉玲阅读 1,411评论 4 2
  • 文/巴暘 春天天雪刚刚消融,春寒料峭,河水冰冷,夏天里水位又太深,满坑满沿儿的,只有秋天才是摸鱼的好季节。秋天的河...
    巴暘阅读 689评论 0 4
  • 我是1999年中考的,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也是县里最好的中学。开学报道,姥爷帮我在学校的小卖部买洗漱用品,发现老...
    游荡的橘猫阅读 259评论 0 3
  • 收拾行囊,开启一段中秋小佳探亲游玩之旅 两个半小时的航班东海之滨直飞13朝古都西安 带父母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第一...
    37a6b6adef7c阅读 1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