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不知从什么时候产生的价值观-把自己当做小白鼠,目的是试验什么对我最有效,试验的时间有长有短,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新的方式。
而我选择好试验的榜样和方法来自这样一类人,ta怎么说就是怎么做的,并且有结果和事实佐证,以及按照自己说的继续做下去;还有一种是做到了以后说的。
把自己当做小白鼠的意识是想着有改善的可能,不愿意继续无意识地或者是徒劳地重复固有的模式,下一次问题总是以过去相同的方式出现,永远跳不出这样的循环。
这在心理学里也称为固有行为模式,而在佛学里称为业力,萨古鲁把业力解释为身体上的行动、思想上的行动及能量上行动,你不断重复相同的模式,在他这里,跳出业力的方式就是从身体、思想及能量上改善,他特别鼓励瑜伽,由瑜伽练习来联通这三方面。
你是否发现过,当你有意识地告诉自己不发脾气,但还会发脾气,然后事后才反思到自己又因为相同的事而发脾气,这是反思带来的觉知,而当这样这样的觉知多了,就真的会很多次之后不再用固有的方式应对。
很有效。
不过有时这样的反思是很痛苦,我们的潜意识是避免痛苦的,所以即使我们知道一件事正确,但可能我们不会长久去做。
我们可以做的---首先不要分析而要试错,可以从两点来说,第一,是跳过令我们痛苦的阶段,尝试新的可能性;第二是快速,对的就留下,错的就消失;
试错符合进化的进程,进化就是建立在大量的死亡,大量的迭代上。
大自然不需要去分析,哎,我是不是应该让北极熊是黑的?它就是有黑有白,黑的容易被发现进而被猎杀,而白色因为和大地融为一体躲过了猎杀而慢慢进化成现在的样子,其背后也是概率,存活的概率越大,那么越来越多的就会是白色。
而用概率做决策,用新的证据修订并提高之前假说的正确概率正是现在AI做决策使用的方法,它的决定是发展出来的,而非一开始就设计好,这能避免我们陷入过去的经验。
在教育上,因此你不会一开始就设计安排你的孩子成为清华北大的孩子,而是更可能依据ta自身的禀赋去发展ta可能擅长的,你更可能用你学到的去迭代你自己的教育方式,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教育,你和孩子会发展成为更好的个体,而不是困于囹圄。
试错的前提是制造安全边界,你要保证自己无论多么失败,犯下多大的错误,你都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在生活中,能够覆盖掉你生活和意外一定数额的存款;在感情中,有你自己的底线;在运动时,以不要受伤为前提......在试错前思考自己的安全边界,然后放心大胆去做~
这一切的实践的过程其实伴随模糊、迷茫和不确定性的,而这是事实;改变不会一蹴而就,甚至是很久很久以后,这也是事实。但你完全不用担心,而是与这种,模糊、迷茫和不确定性同在。
在编程里有一个小程序叫蓝盾蚂蚁,它运行的规则是,用白色和黑色的格子决定蚂蚁下一步的方向,当它在黑色格子,那么就将格子变成白色,而后左转,向前一步;当它在白色格子,就把格子变成黑色,而后右转前行一步......
当它重复上万步,即使在最开始是原地踏步的一片混沌,但会在一定步数后,形成自己的足迹,往同一个方向一骑绝尘。
如同这只蚂蚁的下一步,如果我们能够觉察到一些原本的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步步的能够改善的过程中调整我们无意识(潜意识)决定的状态,能够做到这样的掌控需要我们提高我们的觉察,觉察的产生来自于集中注意力。
如何提高注意力?
冥想
做自己喜欢的事
以及专注做任何一件事
冥想是通过集中注意力,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后通过觉察意识、想法和情绪的产生,因此可以主动施法打断,注入新的行为和思想,这样小小地掌控和调整方向,是比起反思更舒服的方式;
除此之外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能在放松的状态下做到专注的,这么说来,感情也应该是专注地;
最后一个是要刻意的去专注,有时强迫下自己,也能进入专注放松的状态,这会提高幸福感。
嘿嘿,本人主打放松,把不要的东西去掉,剩下的就是重要的,因此也能轻装上路,而轻松是可以做很多事的前提。
无论是小白鼠还是蚂蚁还是人,我想分享的都一样,一旦你意识到你可以抓住意识而后改变它;你可以看见行为,而后在原本的行为上些微改善一点点…
通过小步子迭代来改变和掌控生活的一部分,剩下的交给不确定性、混沌的一切以及时间,你可能根本就不会想放弃这样的游戏,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