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兄黄殿财》

黄文节书法

宽阔的春申江

潮退的春申江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位响当当的君子童鞋


            《赠兄黄殿财

黄家自古多人杰,战国春申本名歇①;

进士扫地双井村;谁人不识黄文节②。


简村殿财称老铁,辛苦奔波费心血③,

不论生活与写作,智退刁民从不怯!


车轮辗过南山野,双儿成才暂分别④;

男儿有泪肚里藏,浊酒一杯苦凌冽!


——……——


……——……——

黄思明于大西北部队医院住院楼19楼

2021.07.27星期二

辛丑年六月十八号申时许

大暑二候第1天

大暑三候⑤曰: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tips:

①春申君(前314年-前238年),本名黄歇,战国四君子之一,,楚国大臣,曾任楚相。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包括今日上海市,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这个申其实就是为了纪念春申君黄歇的。

黄歇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来,他又为楚北伐灭鲁国。

春申君以明智忠信、礼贤下士,辅佐治国闻名于世。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

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妹被立为王后。

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今上海,仍然有春申村,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在大上海无人不知,她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在上海的西南部。

春申村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有村民762户,常住人口2885人,村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党员111名,建有一个申大实业公司,下设6个分公司,有各类企业126家,不仅解决了本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为社会提供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

春申村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2300年前的战国末年,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轻车从简,巡察封地民情。

他来到松江东部,见自己封地内的老百姓备受水涝灾害,便聚众开掘了一条五公里的河道。事后,当地人为纪念春申君,就将此河称作春申江。

传说,春申君黄歇,曾疏凿上海市境内的黄浦江。黄浦江别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简称申江,上海别称申城,均源于春申君黄歇。

春申村曾是黄歇开浚浦江时的“指挥所”,有民间儿歌传唱:“啷啷啷,啷啷啷,爷娘去开黄浦江,然后再开春申塘,领头的大爷叫春申君,住在伲[nì]村黄泥浜。”

春申村因江而得名,近五公里长的春申江,蜿蜒绕村而过。沿江而居的村民,祖祖辈辈从事着单一的田间耕作,他们向往着将来有一天,像发达国家一样用上各种家用电器,过上富裕生活。但是,多少年,多少代,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梦。

今日黄浦江美景

黄埔路夜景繁华

白天的春申江

但是,改革开放后,春申村乘着改革春风,也飞速发展。1996年8月15日,黄菊书记来村视察,他说:这里是上海农村一道风景线。1996年,春申村党总支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

同时,春申村党总支还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全国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9年9月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黄文节,进士村,黄文节指北宋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生于1045年6月12日,逝世于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

山谷公也被称为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山谷公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山谷公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

在文学界,山谷公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泰和县知县、德平镇监、秘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编修官、集贤校理、国史局编修官、起居舍人、宣州知州、鄂州知州、涪州别驾、宣议郎监鄂州、奉议郎兼宁国军判官、朝奉郎兼舒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太平州知州等职。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享年61岁。

北宋灭亡后,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1265年,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文节[诗中文节就是来自于此]。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黄庭坚的远祖,是西汉循吏丞相黄霸,他的十世祖黄翰是唐朝中期的进士,九世伯祖父黄保仁是大唐进士,八世祖黄荣为大唐副相右仆射,七世祖黄浩为晚唐进士,六世祖黄玘为晚唐举人,六世叔祖黄璞为南唐进士。

五世祖黄赡为南唐进士,历著作郎,知分宁县。四世伯祖黄元绩为南唐进士,是分宁黄氏自浙江金华迁居江西修水后的第一位黄氏进士。

山谷公四世祖黄元吉为举人,藏书万卷;三世祖黄中理为大宋举人,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是当时驰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祖父黄湜为大宋进士,黄湜十三兄弟,十人进士及第,时称十龙。父亲黄庶,为大宋进士,著名的诗人,康州太守。修水黄氏,诗书世家,书香越过十代,传至黄庭坚,以致鼎盛。山谷公儿时住的双井村,被后人称为“进士村”。

六岁作诗的山谷公

在黄庭坚(双井七世)这一辈之前,修水双井黄氏在宋朝,就已经有了18位进士;在黄庭坚中进士之前,修水双井黄氏有22位进士。

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在生前为双井黄氏立下了《双井黄氏家规》,其后裔称为“黄金家规”,其中第八条,就是读书家规。

读书乃诚身之本,而显扬宗祖之要务也。吾家自今修谱之后,必岁延名宿,教育后生,务期典籍精通,文章晓畅,更且敦励行谊,以成大器,斯真读书矣。其供应俸仪,俱不可苟,若以供俸非轻为便,浪延村学,仅图识字,致兹鄙陋,反坠先声,为父兄者尚其念之。

意思是说:读书是修养身心的根本,也是光宗耀祖最重要的途径。一定要延请有名望的老师,教育后生晚辈,务必使后生晚辈精通中华典籍,所写文章明白晓畅;更应该陶冶情操,砥砺品行,以成为有用之才,这才是真正读书了。给教师的供应礼仪,都不可以随意。如果仅仅为了图方便,给教师的薪俸低廉,导致贻误村学,家长仅仅希望子女认识几个字罢了,导致子女滋生鄙俗浅陋的习气,反而败坏祖宗的声望。家族的长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仅仅宋朝,双井黄氏就有四十八位进士。如今修水双井村被誉称为“华夏进士第一村”。

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惊奇,认为他的学业一日千里,进步神速,是千里之才。

黄庭坚年五岁,已诵《五经》。一日,问其师曰:“人言《六经》,何独读其五。”老师曰:“《春秋》不足读。”黄庭坚曰:“既曰经矣,何得不读。”十日成诵,无一字或遗。其父黄庶喜其警悟,欲令习神科举,黄庭坚闻之,乃笑曰:“是甚做处。”黄庶尤爱重之。

宋皇祐三年(1051年)[山谷公6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首诗的老辣与看透人世,60岁的老爷爷尚且多有不及,然后小小的黄山谷却作了出来。不可不畏神奇。

宋皇祐四年(1052年)[鲁直7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这首诗所显示的,又是幼年黄庭坚的俏皮和可爱。

③殿财一句,指简村黄哥哥黄殿财,名字很有意思,哥哥本是殿中文才,却殿堂求财。孜孜以求多年,仍然不忘文才。于是乎,哥哥常住简村,写出很多朴实的文章与诗词,他最终也没有殿堂求得太多钱财,仍然是殿堂下文才冠简村呀!

黄哥哥是大车司机,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奔波,只为两个聪明的儿子。两位儿子都已上大学,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人才。黄哥仍不退休,继续开车。

在每一个加油站落脚处,都留下他辛勤的汗水,还有他乐观豁达的笑声。是的,黄哥哥的幽默风趣,由来已久,自成风味。

他和各种刁民作斗争,都写在他简书文章里!大家不妨去细读,黄哥不以为傲,仍然谦虚学习,一日都不敢懈怠。

我常常和黄哥哥说,开大车里最有文化当属哥哥里,文化知识分子里开大车最溜的还是哥哥你!黄哥哥听完哈哈大笑。总是说“借兄弟吉言!我还要努力呀!”

我和黄哥哥相识于简村,相知于废材,相忘于江湖,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缘分啊!黄哥哥在内地,我在大西北,相隔数千公里之遥远,可是,西北内地存知己,天涯海角若比邻!


④南山野,此处指黄哥哥开着大车经过山野,南山野,泛指所有南方地区的山野。双儿,黄哥哥有一双聪明的儿子,业已全部成才。

⑤今日正处于大暑时节,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土壤湿润,都是由于夏季雨水丰厚。

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这个大暑时节,大雨随时可能下下来,就在不久前,中原的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下了三天特大暴雨,全城被大水遭灾,老百姓损失惨重。

但是,水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的同时,全国各地都在捐钱捐物,输送往河南。更有人力前往河南救灾,展现出来中国人的守望相助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51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6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31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18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3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9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8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6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1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6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0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6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9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2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总谱》 (简称大成谱)世系 (供宗亲研究修正稿) 黄明书 一世,昌意,...
    醉后挥毫笔有神阅读 18,737评论 2 4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4,957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04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