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风云岭是从城男人们祭祖和女人们打烧火用的杂草的旺地。通往风云岭山脚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长长的窄窄的夹着沙子和碎石的黄泥上坡道。
那时候,风云岭群山是一个大坟场,每个山头都布满着大大小小的坟包。每年清明时节适逢雨季,这条去往山脚的路总被祭祖的人群踏得坑坑洼洼惨不忍睹的,我的家族也在这些人群之中。在70年代里,自行车是我们这里最流行的家用交通工具,而且每个大家庭一般只有一两辆28寸的“大罗马”。祭祖期间自行车派上了大用场,很多自行车都是满载的,蹬自行车到山脚停放的人总要咬紧牙关用尽全力才能冲上去,通常不得不下车推着走。那时的我,每次坐在后座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的,还比赛看谁能不下车一口气踩上去,都惊叹于大人们的好体力,也跟着他们说说笑笑的,一路上好玩极了。
至于上山的路,是在密布的荆棘丛中被强踏出来的一条条小山径。每次上去都需要大人们用脚和手踩扒,然后小孩在后面跟着走。有时候路很滑,我们滑倒时总能随手抓住一株野树或一撮根基深厚的野草,所以从不担心掉下去山下。印象中,那时候从来没有上过山顶,因为太遥不可及了。半山腰是每年都必须上去一次的,除非大暴雨山脚的路被淹没了,因为半山腰的一处大坟墓里葬着太祖父以上的三代祖先,每年清明时节一大家族都要想办法上去扫墓。年复一年,就有了一条上下半山腰专用的路。
如今,风云岭公园已经成为从城城区的一处大型风景区,面貌焕然一新。通往山脚的路变成了平坦无坡的水泥大道。上山的路也分为可通车的水泥道和行人专用的石头梯级小径,人们随时可以来这里吸氧健身,傍晚时分更是热闹无比,时常堵车。小时候通往山脚的和上山的路,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
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