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因为对话方式,且沟通的内容与我想很相近,所以阅读相对仔细,速度也就放慢了,耗时3小时,但对其中的很多观点还是挺有感触的。分享如下: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一)首先告诉我们阿德勒的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学问,已蜕变成人们共同的感觉;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好而目标。是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性真理的和目的的,它是从它是把一门学问变成了人们的感觉
(二)目的论和原因论的区别,原因论就是我们常用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说了一个精神创伤,就是所有人的现在都是由过去所决定;一昧的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甚至未来都由过去事情决定,且根本无法改变。可见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轮,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目的论是告诉大家本身的经历,不会决定什么,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让决定我们的生活如何,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的选择。
(三)勇气心理学,也就是相信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而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也就是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所以要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不幸不是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二、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一)一个人的存在,就不会有,所以说烦恼来自一个人存在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两个两个以上的人存在才会出现问题,所以说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二)自卑感,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主观解释有个优点,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有选择的自由。而自卑感是自我价值的判断,那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建立在社会意义上的,他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是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的。所以这又与“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联系起来了。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区别,自卑感是每个人都有的,不是什么坏事,是人们想摆脱物力状态的普遍欲求,阿德勒称为“追求优越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不是病态,是对健康、努力、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也会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而自卑的情结是把自卑当成借口的状态,人骄傲自大是因为有自卑感;越自负的人越自卑。以自己的不幸成为支配别人的武器,是认为弱势就具有特权
(三)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1、不与任何人争,自己不断进步就可以了
2、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于以理想自己的比较而非他人
3、价值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
4、在意你的脸的人只有你自己
5、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对世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四)人生三大课题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成为个人,因此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阿德勒说在这里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爱三大课题,但是青年依然很难领会,人活着必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的真正含义。
(五)阿德勒的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离开,这里重点讲了自由,什么是自由
1、金钱给你自由
2、但是根本自由是什么?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可以让你获得自由
3、课题分离可以让你获得自由,课题分离就是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干涉别人或被别人干涉是一切人际矛盾的起因;要用结果承担法去判断谁是谁的课题;辅导者可以全力援助和守护,但不可以妄加干涉。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变轻松的第1步。
4、课题分离如何能在道德和伦理上讲清
(1)关键就是要认识到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不是最终的目标
(2)人际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羁绊的本质是回报思想。
5、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这里说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不畏惧被人讨厌而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是对人而言的自由,这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6、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举例:只要是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但是如果因为不想与父亲的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卡就会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所以说,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四、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一)提倡人际关系是横向关系,也就是说人虽不同但平等,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是鼓励,评价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同时说道,只要存在就有价值,意识上的平等,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二)共同体
1、共同体的感觉是幸福的,人共同体的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指标
2、我和你是共同体的起点
3、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寻求认可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执着
4、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需要直面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我们属于多个共同体,当你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找不到出口时,首先考虑的是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
五、认真的活在当下
(一)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缚束自己
(二)活在当下,主要有三个方面
1、首先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不一样,自我肯定是自己不能做到,还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很强,自我接纳是接受,不能做到的自己,并尽量希望做到的方向努力,自我接纳,不去关注不能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部分,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简而言之,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2、他者的信赖,信赖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加任何的条件,只考虑自己该怎么做,至于背叛是他人的课题,而不敢去信赖他人的人,也就不可能建立的深厚的友谊
3、他者的贡献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所以说要思考,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为他人做了什么,并积极的加以实践
(三)个体心理学理论容易懂实践比较困难
(四)生活中常会使用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仅凭事物的一部分,就判断这个整体,比如说有10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相互讨厌,两个人是朋友,剩下的什么都不是,而如果你就因为其中一个人就而活的话,那你就是使用了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工作狂也是一样,他不愿意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只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
(五)其实人的价值在于存在标准而非行为标准。
(六)最后一点是什么是幸福?幸福及贡献感是感受到对他人有用,对别人而如何获得贡献感
1、贡献感是他人有用的一种主观感觉。
2、要获得贡献感,必须甘于平凡的勇气。我们意识到,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就会转为希望,特别差劲。有些人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有些人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而获得别人的关注,这就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我们要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拥有了对甘泉勇气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同,注意到普通不等于无能,不要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3、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也就是说,人生就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的旋转的连续的刹那,暮然回首惊喜已经来到了这里。
4、我们要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过去未来都不存在,起作用的,不是昨天和明天,是此时此刻;
5,人生不存在普通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6、要关注现实性人生,也就是把过程本身看成结果的运动
7、要记住一个重要的引导之星,他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