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格外偏爱秋天。
世人常说它凉薄,叹它是万物衰败的序曲,可在我眼里,秋是最懂人心的季节。它从不像春那样用繁花堆砌热闹,也不似夏用浓绿裹挟躁动,更没有冬藏万物的决绝。它只是携着几分清浅的风,把世界调成温和的色调,也让我在这份柔和里,慢慢沉淀出平和的心境,步履愈发从容,心态也更见淡定。
窗外的栾树是秋日最好的注脚。寒冬时,它是路边光秃秃的剪影,枝桠嶙峋地指向天空;春日抽芽,嫩叶绿得怯生生,混在满城新色里并不起眼;盛夏浓荫蔽日,它又默默藏在蝉鸣里,做路人乘凉的背景板。
唯有到了秋天,它才攒足了劲儿,把细碎的花苞酿成满树“灯笼”——红的像燃着的小火星,黄的似裹了蜜的糖纸,绿的还带着几分未褪的青涩,一串串垂在枝头,风一吹就轻轻晃,像在跟路过的人说:“快看,秋来啦”。下班途中,我常站在树下看,看那些“灯笼”在阳光下透亮,恍惚间竟觉得,那既是栾树在秋天里的绽放,也是我自己在时光里慢慢舒展的模样。
风过林梢时,总带着几分温柔的提醒。栾树的叶子会悄悄变黄,一片两片打着旋儿落下,却没有半分凄凉——它们像是早知道,落在土里不是结束,是要钻进大地的怀抱,做一场黑黑甜甜的梦,等来年春天再以新的芽眼状态回来。抬头看天,秋的天空格外开阔,蓝得清透,连云都飘得慢了,巨大的空间感裹着淡淡的凉意,让人忽然懂了:光线在慢慢褪色,白天在悄悄变短,就像生命里那些珍贵的时光,正因短暂才更该珍惜。
秋从不爱张扬,它只是轻轻把人放在一个既温暖又疏离的舞台上。没有了春的喧闹、夏的燥热,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让你不得不静下心,好好凝视自己。
这份不疾不徐的温柔,大抵就是我偏爱秋天的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