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六段有效演讲 课后感

这周末我去杭州参加了王坤老师的《六段有效演讲》,之前,王坤老师在我司上过该课,几个月之后的今天,我却把几乎所有的演讲方法还给了他。

其实,听完了杭州的课,我觉得课程本身内容变化并不大,缓解紧张、风筝结构之前也都有说过。反而这次,我更多地在思考收集案例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写好作文,也给我们布置过收集案例的作业,但最终,我也是一个作文差等生。记得当时老师让我们收集名人故事和名言,而这次课程却推崇收集(1)亲身经历(2)亲自观察(3)道听途说。这两者各有利弊,名人故事往往语言更加浓缩,亲身经历更容易记忆。综合两者,如果可以把语言精炼,亲身经历也许更加有效。

如何有效收集案例,并用浓缩的语言讲述案例,需要课后做大量工作。

以写代说,大脑是一个CPU和闪存,不是硬盘,我们需要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这样才能减少大脑的记忆负担,提高处理速度。单单就这两天,我希望今天晚上可以整理出,大部分课程中王坤老师引用到的案例,无论杨澜的《世界上人们最恐惧的事情》,还是俞敏洪克服恐惧的演讲。

相较于其他结构,合逻辑的案例,内容,才是演讲的灵魂。

此外,现在我也参加了课后训练,希望可以坚持下去,也许真的有一天,我也要靠文字,靠演讲谋生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