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小学生上网小记》

        书桌前,三年级的小宇正对着平板屏幕咧嘴笑,手指在游戏界面飞快滑动。妈妈端着水果走进来,屏幕上“击败对手”的音效还在响,作业本却翻开着,一道题也没动“说好只玩20分钟,这都快一小时了。”妈妈的声音带着无奈。小宇头也没抬:“再玩一局就好,这关快过了。”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起初,家长想着“孩子开心就好”,对上网时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渐渐地,小宇写作业越来越拖沓,视力检查单上的度数也悄悄涨了。直到一次家长会,老师说他课堂上总走神,说的梗都是网上刷到的段子,家长才惊觉:一味宽松,不是“悦人”,是纵容。于是家里立了规矩:每天上网不超过30分钟,完成作业才能打开设备,周末可增加15分钟,但必须和家长一起看科普视频或读电子绘本。起初小宇哭闹反抗,摔了铅笔盒,说爸妈“太凶”。但坚持了两周,变化慢慢显现。他发现按时写完作业,能踏实玩那半小时,比边玩边担心被催更痛快;和妈妈一起看的动物世界,让他在科学课上举手回答了别人答不出的问题;晚上没了屏幕光,睡眠也沉了许多。

        有天睡前,小宇抱着枕头说:“妈妈,其实不让我一直玩,我也没那么不开心。”家长忽然懂了,对孩子上网的“严”,从不是为了限制快乐,而是帮他们在虚拟与现实间找到平衡——就像给小树修枝,不是剪掉生长的权利,是让它长得更直、更稳。

      宽若失度,是放任;严而有界,方为守护。小学生的世界像块空白画布,上网本是添彩的笔,但若握笔无度,反而会涂乱了底色。适当的约束,不是剥夺,而是帮他们学会驾驭工具,在数字时代里,既不迷失,也能收获真正的乐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