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晚上死的。全家人齐齐整整都在身边,连彭杨也在。
第二天一早,我哥一个朋友送彭杨离开。当时我正守灵,我送他出去,妈妈和姑姑正在院子里说话。我们走过去时恰好听到二姑说话。
“爸爸死前说啥了。”二姑问我妈。
我妈看看我和彭杨没说话。
“说啥了?”我问,我怀疑和我们有关。
我妈说:“爸说,不让远嫁。”
两个姑姑一愣,眼圈红了。二姑说:“谁让他把姑娘都和了亲。孙女就舍不得了。”然后哇地哭了,60了,像个任性的孩子。
我妈和我嫂子把我们送出门,彭杨像下了决心似的对我妈说:“我们老家都没有人了,我们打算在北京安家,离着不算不算太远吧,阿姨。”
我妈没听明白,我嫂子噗嗤一声乐了。
我推着一脸诚恳的彭杨上了车。
晚上和姑姑们一起守灵,二姑说起爷爷。
“就非要我们嫁的远远的。”二姑说,“每次受了委屈都埋怨他,发过无数次誓永远不回来。”
“发誓不回来的人,比我这哭着喊着回来的人回来的还多。”大姑叹口气。
“太穷了,实在吃不上,都说农场里有粮食,好歹能吃饱,所以才把你嫁过去。”二姑说,“年年你托人捎粮食回来,我们才能勉强活下来啊。”
“你也是啊,”大姑说,“把你嫁给军人不就是怕再闹运动。军人好歹稳定些。好歹爸爸还去过你家。爸连去看看我过得啥样都不去。”
“爸是去给我出气去了。”二姑说着就觉得非常得意,转过来对我说,“你二姑父好喝点,喝点就醉,醉了就骂人打人。我实在受不了,就给你爷爷打电话,说自己必是活不下去了。然后过了几天,你爷爷就来了。坐在我家的沙发上,黑着脸,不说话,等你二姑父的爸妈和你二姑父都到了,你爷爷就说“去告个别,我今天就把你带回去。”我婆婆急了,就问“怎么回事?”你爷爷说“军婚,离是离不了了。我闺女是照着大宋公主养的,喝醉酒打骂,我不能接受。没办法,今天只能是自己接回来。我们守节不嫁,你可以放心。你们随便怎样,我们也概不纠缠。收拾东西!”我就去去屋里收拾东西,他们乱成一锅,开始还吵,后来发现无论说什么,你爷爷都不说话,最后就气馁了,我都把东西收拾到箱子里,你爷爷二话不说提着往外走,我跟着他,一边走一边哭。快到门口了,你二姑父拦在前面跪下,哭着喊,爸,我肯定戒酒。你看着你外孙子的面。恰好,你表哥放学回来,抱着你爷爷喊,姥爷别把我妈带走。你爷爷才心软回话。当天就回家了,连饭都没吃。从此你二姑父再也不敢喝酒了。喝醉了,就在外面睡,醒了酒再回来。我婆婆说,欠着让老丈人这么整治他!”
我和大姑笑了一声,二姑又哭了,我们也落泪。
大姑说起自己的生活,有段时间,大姑父被关进监狱去了,因为倒卖大葱。大姑一个人支撑家庭。“我爸就给我写信,或者沉沦下潦,甚至身陷囹圄,哪怕乞食于人,须记得心中不忘高贵。我一辈子,难的过不下去的时候,就把爸爸这句话拿出来看看。”
大姑高中毕业,文章写的好。后来当上了他们农场的主任。
“不忘高贵!”我默念。
“爸爸经常说,谁不知道祖上是卖烧饼的,但,你想你祖上是做小买卖的,你想你祖上是皇子王孙,气不一样,运不一样,心里的劲儿就不一样。”二姑说,“我跟你姑父吵架,他没理,我就原谅他,心里想,我是公主,我和亲来了,我得让着他这个百姓,不跟他一般见识。”
“爸是最有智慧的。大智慧。”大姑说。
“你以后要给你爷爷写本书!”二姑这么嘱咐我。
“不忘高贵!”我说,“书名叫不忘高贵。这是咱们的门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