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心得:(或闻思修)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可能比较耳熟能详。
“温”就是温和。温和是怎样一种状态。是别人说什么,你都说好好好吗?并不是。温和其实是内心的一种平和。开车时,做一个温柔的司机。遇到不打转向灯的人,停止谩骂和生气,你能做的就是自己好好开车,记得打转向灯。在餐厅吃饭时,做一个温柔的客人。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被服务,即使要投诉,也请礼貌的说话。教学时,做一个温柔的老师。学生作业出现了错误,耐心的解答,并和善的告诉他们,遇到数学上的问题尽管来问老师。当别人做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生气的时候,请像自己内部去“找”,而不是去别人身上找理由。毕竟你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良”就是善良。如果我们有能力捐钱,献血给别人,这肯定是善良的表现。除了物质的奉献,生活中处处可以展现出你的善良。别人用远光灯在你后面照的时候,请你不要故意再去照那个人;服务员不小心把水弄到你的身上,不要急于投诉……小小的细节都可以彰显我们的善良。
“恭”就是恭敬。对待要做的事情,要恭敬。做什么事情之前,你的态度需要端正。人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是需要让自己处于可以把事情做好的状态,其次才是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对待所遇的人,要恭敬。我们有时候只对年长的人、职位高的人恭敬,其实对待任何人都要有恭敬之心。即使对待孩子,至少你是尊重孩子的。对待不如你的人,我们也不能有傲慢之心。
“俭”就是节俭。环保意识强,也是一种节俭。尽量少用塑料袋,如果必须要用塑料袋,那就把这个塑料袋用到极致,最后把它垃圾分类而丢弃。叫外卖的时候,尽量选择让商家不要送餐具,自己准备一份餐具,安全又卫生。只用一面的文件纸,要进行反复利用,待到没有地方可以写东西时,可以用来当隔热垫。通过流水洗脸后的水,用脸盆接上,可以用来从厕所……所有的环保的举动都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节俭。衣服的更新也不要太快,一个季度有几件可以替换的衣服就好了,穿衣原则是舒服干净得体。功能性的衣服质量买的好点,但是注意数量和款式,款式买经典款,有一两即可。
“让”就是谦让。做一个谦虚的人,从而发信内心的谦让。
这五点做好了,朝着这五点去努力的话,人就接近“仁”。一个有仁德的人,当然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现在的社会很讲究人脉,其实人脉怎么来的呢?是应酬喝酒得来的人脉么?去攀附有威望的人么?都不是。最好的人脉就是,别人因为你的品质所感染所吸引,愿意接近你,相信你。所以我们任何事情上,都要向自己的内在去“找”,不要向外求。
#欢迎志同道合之人 共修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