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钱少了

   居民存款近三年增加了近50万亿元,存款总额节节高,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花钱?

   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大家并没有那么富,尤其是前两年绝大多数的资产价格都在缩水。

   就拿房产来说,巅峰期地产总市值有四五百万亿,但这几年房价至少回撤了近30%,相当于缩水了100多万亿。

   国内老百姓主要资产就在房产上,相当于什么都没做,就跌没了100多万亿。

   而居民存款总余额在160万亿左右,存款的增量远小于房产市值缩水的减量,总体财富减少,大家消费的动力能强吗?

   以前房价上涨时,有房子的人,睡一觉起来可能身价就涨个几百上千块,这时候大家也舍得消费,现在反过来了,每天一睁眼,资产可能就缩水几百甚至几千块,就这情况,心态能一样吗?

   之前很多人买房都抱有投资的心态,带着升值的预期去买的,结果现在还奢求升啥值哦,跌的少点的都要烧高香了。

   像小县城的房子跌个30%,一户人可能就跌没二三十万,中大城市的房子跌个30%,一户可能就损失四五十万,要是一线城市那种地方跌30%,一户损失可能就过百万。

   一些小地方的房子,回撤30%估计都是保守估计了,就当地小县城,老破小价格已经跌回到接近08年的水平。

   一线城市的房产要保值些,但也在回撤,要是三百万首付买一套千万的房子,房价回撤30%,那跟血本无归没啥区别了,更悲催的是还要还利息。

   在大城市买房的打工人,加杠杆的占大多数,尤其是外地来一线打拼的,若买房升值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遇到贬值的,可能面临老了干不动了,想卖掉房子回老家养老,这些年不仅交着房贷给银行打工,到头来还可能因房价贬值,卖的钱少了,年轻时打工挣的钱,无形中就被白嫖了。

   以前有部分观点认为,只要把房价打下来,大家就舍得消费了,结果真降下来了,大家反倒更不敢消费了。掏空六个钱包买的房,结果上手就整亏了,能高兴起来吗?所以又想着复苏地产这个夜壶,但短期内,趋势很难逆转。

   另外除了资产缩水,财富结构上也是个学问。别看这几年存款总量增加的挺猛,但实际根据二八法则,存款的大头,还是少数有钱人和企业存的,存款的小头,可能是普通人靠挤压消费换来的。

   20%的人可能掌握了80%的财富,而剩余80%的人,可能只拥有20%的财富。

   对此有个段子,张家有财上千万,9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普通人总免不了“被平均”。

   但有钱人也只有一张嘴,放开吃喝玩乐,也很难拉动整个市场,金钱多到一个地步后,也只是账户上冰冷的数字,他们消费的钱很难随财产增加而增加。真正能让货币快速流通起来的,还得是那80%的“普通人”,因为吃喝拉撒是保障正常基本生活的必然支出,但普通人额外的需求,就和钱袋子的充实程度有关了。

   有钱谁不想放心大胆消费呢?

   现在变着花样的刺激,这补贴、那补贴,实际是变相提前透支未来的消费,像电视、空调、汽车等,这玩意使用年限也比较长,现在补贴给买了,未来买的就少了,所以把时间周期拉长五年甚至十年来看,刺激不刺激,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钱包鼓起来了,消费自然也就起来。

   像那些打牌的人,赢了钱之后,就舍得出去搓一顿。本质上还是,大家赚到了钱,又有持续赚钱的预期,大家的信心也就恢复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