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带着对情报学的好奇走进了课堂,希望教授可以给我一个答案或者告诉我一个路径,让我有方向去上下求索。但是,很可惜,我当年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现在回忆也忘记是老师没有延申还是我自己没有get,这么多年只记得一个这个对我来说如同鸡肋的故事—“日本情报能力有多厉害,通过火车上的灰发现了大庆油田的地址”。直到今天,我从这个故事得到了另外的启发,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行为。认知的差异导致看鸡是鸡和看鸡不是鸡两种情况。为什么牛顿被苹果砸了可以砸出万有引力,我被砸了只会跳脚骂苹果,这就是认知差异。
认知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知识一切都是空谈。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课程买了那么多,看了都没有效果,很大原因是因为基础没有搭建好,即便掌握了也没有机会去实践。有人说怎么不能实践啦,可以去实践啊。但是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习本身没有错,但是学习目的需要清晰。我个人觉得,学东西要学你当先就有实践场景的东西,而不是学一些很遥远的东西。
我是一个收藏癖,很喜欢收藏东西,看见陌生或者超过我认知的知识我就很想收藏,所以在进一步理解“学以致用”后,我也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周吧,我学了一门思维导图的课程,整个课程我看了很多遍,多到我现在忘记看了几遍。这门课我总的获得的是思维导图怎么画,绘制技巧和注意事项。老师以前是一位咨询顾问,所以搭配了很多方法工具来讲解。因为咨询公司的高大上属性吧,案例从开始到结尾都让我激动满满,但是啊但是过后那些都离我很遥远。为此我很苦恼,我一边劝自己,“就当是一个练绘制的案例好了”一边又忍不住想“我能怎么把这个咨询案例吸收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实太贪心了,都想要,但是能力又不足。这也是我经常面临的问题,害怕错过知识。因为我经常想别的问题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我之前因为看了什么文章、视频,里面作者恰好引出话题的案例或者句子刚好对我当前有启发。我暂时没有解决办法,但是有一个作者说遇到这种情况就放过自己,但是我目前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