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为了规范管理全国性的竞赛活动,教育部拟定了中小学竞赛“白名单”。
什么是“白名单”赛事?
白名单赛事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名单,除了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奥林匹克竞赛外,新增了创客教育和环境保护类比赛等。
白名单赛事的组织主体必须是由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规机构,赛事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和自愿性原则,不向参赛选手收取任何形式报名费。
从教育部公布的《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可知,本次共36项竞赛。自然学科素养类从去年的21项调整为20项,人文综合素养类从去年的9项调整为10项,艺术体育类从去年的5项调整为6项。
与去年相比,今年调整的项目更关注航空航天教育,增加了创客教育类比赛,科技类赛事的比重再次增加。
什么是创客教育?
创客一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为什么要参加“白名单”赛事?
01、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
作为教育部认证的优秀竞赛,白名单赛事具有成熟的全方位评估标准,比一般学校的素质教育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
02、增加升学筹码
各省市的中学及综合类院校将其作为自身招生的综合评价标准之一,赛事含金量不言而喻!对于升学方面来说,学生们通过参加赛事获得奖项,在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时可以增加筹码,提高通过率。按照往年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来看,有相关奖项的考生在初审时会更有竞争力。
03、锻炼多方面能力
在参加机器人创意比赛、图形化编程竞赛等项目过程中,将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考、专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与教练、队友、裁判、对手的交互中,孩子还能培养交流能力、受挫抗性和竞争意识。
从各大高校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来看,部分院校明确列出了认可的竞赛类别,包含理科类竞赛、科创类竞赛、文科赛事及思想道德类等。详情如下:
如今,K12教育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限制,而素质教育则被政策所支持,从白名单赛事的调整和各大高校招生简章中可看出,科技类创新类竞赛越来越被重视。
创客教育正在“颠覆”中国的传统式教育,越来越多的省市发布创客教育相关的政策。这意味着创客教育不再仅仅代表孩子感兴趣的一项课程,它也决定着孩子在未来社会的主流竞争力。更值得家长注意的是,从2014年至今,国内的一大批高校都已经将机器人创客纳入到自主招生的考量范围内了。
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不难看出,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与力度。随着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行,教育业界以及家长会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客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表现方式。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