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22日,法国巴黎众多的艺术沙龙,笼罩在一片悲哀之中,一个人们热爱的艺术家告别了人世,她就是画家潘玉良。
她出生于江苏扬州,8岁成了孤儿,寄养在舅舅家,14岁被卖到芜湖青楼,16岁那年遇到了海关监督潘赞化,为她赎身,娶她为妾。从此她由张玉良改名为潘玉良。
潘赞化与陈独秀熟识,曾是《新青年》杂志的早期撰稿人之一。
陈独秀是潘赞化与潘玉良结婚的唯一证婚人。
陈独秀建议送潘玉良进入上海美专学习画画,师从于一代画师刘海粟教授。后来,刘海粟又劝潘玉良去法国留学。
1929年,潘玉良学成之后,刘海粟聘她回美专担任绘画研究所系主任和教授。
1936年,潘玉良在祖国举办第五次个人画展,也是最后一次个人画展。展品中有一幅大型油画《人力壮士》,画面上是一个裸体的中国大力士,双手搬掉一块压着小花小草的巨石。这副画遭到了破坏被划破了,边上贴了张字条“妓女对嫖客的颂歌”。并且展出的许多画作被偷走了。
同年,潘赞化的妻子到来,亲眼目睹了她的存在,于是永无宁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潘玉良再度赴法国,此后,一直在法国巴黎潜心研究,创作了大量作品。
其画作多次在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巡回展出,法国政府机关博物馆、英国皇家学院均有珍藏。其中巴黎国立美术馆收藏她的雕塑作品有《张大千头像》和水彩画《浴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潘玉良意欲回国,后来听到了刘海粟被打成“右派”,放弃了回国的念头。
文革后终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病逝巴黎,终年82岁。
潘玉良是幸运的,她遇到了潘赞化,生命中的贵人,给她学习机会让她识字画画,最终有所成就。潘玉良也是遗憾的,她热爱潘赞化却不能长相厮守,在异国他乡孤独终老却始终未能接受别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