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开学日期的逼近,这几日,竟然惶惶不安,思绪的触角只要一碰到“开学”,心底就会发出莫名的焦躁。
再也没有酣睡一晚的畅快了。夜里时不时醒来,发现才三点或者四点。
显然,我的开学焦虑症复发了。
丫头时不时发出“我不想上学”的低声哀叹,无可奈何中透着无可奈何的焦躁不安。
昨天傍晚去健身房,碰到同事,我笑着问她:“开学了,恐惧不?”她回答得毫不犹豫:“当然!”

洗好澡出来,看到健身教练上幼儿园的女儿,我逗着小可爱:“要开学了吧?开不开心?”
教练哈哈大笑,小朋友愁眉苦脸。
教练说:“这几天,提到开学,就难过。”
“她不是才上小班吗?做游戏、吃零食的幼儿园生活也不好吗?”我和丫头都愕然。
看来,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大家对“学校生活”和“学习生活”都无法向往,也都无力亲切,甚至内心还怀有深深的抵触和恐惧。

理智地想想,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大部分时候内心是平静的。和同事在一起,边批作业边抱怨,边嗑瓜子边讲见闻,有时候说一两句笑话,逗翻整个办公室。不是很好吗?
记得放学前,还跟同事说,还是上班好。在家里,生活没规律,还要为一日三餐操心。大家还都说有同感。现在心境怎么又变化了呢?
我真想细细捋一捋我那焦虑神经的真实来源。
假期里,和丫头朝夕相处,准确地说,是分分秒秒在一起。早晨,我们一起去书屋,她听网课,我读书。吃饭、午睡、健身,总是形影不离。然后继续在书屋,直到晚上九点过后,最晚的时候到十点半,我们一起回家,一起看一会儿电视,然后一起睡觉。

开学了,她学习,我工作,一周见一次。恐怕这是内心最大的不情愿,也是现实最大的不习惯。
一旦正常工作,就结束了自由散漫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生活。
假期里,早晨可以睡得晚一些,没有人会催促,晚上也可以上床晚一些,也没有人责怪。不用担忧第二天的工作学习。
假期里,想看部电影,想读本喜欢的书,都有极大的自由。一旦正常起来,自由就宣告结束,人就要进入有规律的轨道,不能随心所欲。我想这是内心焦虑不安的源头之一。

学习中、工作中,总会藏着未知的困难,和不能预料的曲折,人对于未知的困难,对于克服困难需要付出的未知的努力,总是不能坦然平静地接纳,有担忧,有惧怕,实属正常。我想,这也是焦虑恐惧的一个源头。
其实,不习惯也只是这几天会有的感受。一旦真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我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这样的不习惯的细微的神经了。我们一定会被忙碌纠缠得忘记自己。
明天我就正式上班了,丫头还有最后三天的假期。假期匆匆,幸好,我们也过得充实而宁静。
不用焦虑,不用惧怕,新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活一定不会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