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读这本书前,从来没觉得序言有多重要,没想到就序言这一部分就已经反反复复读了一星期。读懂序言,基本上对正文要讲什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框架。
你任何一份的时间投入都反映了你的价值观
虽然读到现在只读完了序言,但收获远远超出预期!
首先序言部分,作者通过“饮水机旁的闲谈‘情景带入了他写本书的目的:为了给读者提供更丰富精确的语言来讨论他人乃至自己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升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
要想对他人的判断和决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有更是丰富的词汇。我的理解是脑海里有解释这一现象的概念,那么就更容易思考下去。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空缺了概念,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
对的,语言就是对人有这么强大的反向塑造力, 那么我们学习这本书,要想把它里面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那么必须对它提及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跟着永澄老师读书,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探究,他们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与我们有什么关联?
在关于判断与决策的有趣研究这一部分,通过几个案列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认知机制的构造带来的系统性失误,比如说:
人的直觉是有缺陷的
我们的主观判断是有成见的
我们容易相信那些小样本归纳出来的结果,但事实上那是不可靠的。
- 相似性对预测的影响
人们把相似度当成一种启发手段来作艰难的判断,比如说,看到隔壁邻居阿明每天打领带白衬衫西装革履去上班,就以为他应该是大企业大公司的白领,但有可能其实他是一个健身教练。
人们往往忽略掉其他因素,只凭相似性来作判断。对经验法则的依赖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时的成见。
- 可得性法则
依赖记忆作出判断的方法,即人们是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事情的重要程度。比如说,常被提到的话题就在话题就在脑中变得鲜活,其他的则会慢慢遗忘,媒体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人们脑中存在的信息不谋而合。但其实容易程度≠重要程度,这就是偏见。
我们的大脑容易受系统性误差的影响。
这是我们大脑的结构决定,读这本书的目的于我来说是发现理解大脑在判断和决策时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从根本上帮助我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以及更好地作出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一直强调,主动阅读的四问题:
- 这本书讲什么?是什么类型的?这个部分讲什么?
- 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逻辑是怎么安排的?
- 作者说得对吗?全对还是部分对?对错在哪?
- 它与你的联系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中,关键的是第四个,我们学任何东西,都必须要跟自己的认知产生联系,这样的学习才有价值!
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启发自己,比如说,共读过程中,在读到判断与决策这一部分时,老师突然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老板突然问你:哎小李,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那应该怎么谈呢?根据我们在序言中得到的东西,可以用这样的逻辑去谈:
- 对于这个事情我的看法是(谈观点)
- 想下我的观点是不是来自某些成见
- 情绪导致?理性分析?
- 究竟是系统1造成的还是系统2造成的
- 自己先思考:推论的结论是小样本的结论还是依据某些理论的推论(靠不靠谱)
- 如果我让领导接受这个结论,怎么用启发法的方式去告诉他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ABCD- 怎么利用可得性法法则:怎么样去调用,让老板更相信你。
- 还有利用概率来说问题而不是用可能性,绝大多数的直觉的统计都是错误的。
- 比如说有百分之五十成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提高成功率
- 谈假设:我得到这个事情的看法的前提假设是这样的巴拉巴拉巴拉。
把这样一个知识通过一个情景与自己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书产生联系,这样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学习!不然单纯只是看,只会产生一些启发感,价值不大。
虽然序言只有短短的几页,可是对关键的书进行慢下来的阅读,收获是巨大的,在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反反复复听老师的录音,速度非常的慢,只为有收获,当我们的读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读完吗,而是为了让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更多,这样的学习才不会焦虑,更好地实现以慢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