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顺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子顺名孔斌。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名人高士)
译文:人都是要强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这样不停地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始终不变的这样做,习惯于本性渐渐相融合,也就成为自然的了。
养成好习惯,改变自身拖延的毛病,每天大脑都要来一场两方实力的较量。
新兴的新思想肯定斗不过老顽固——拖延懒惰,再加上一个本主自身,可见改变旧貌换新颜是多么的不容易,不过梦醒后依然做着要成为人上人的美梦。而世上成功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人而已。
那些大汗淋漓行走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的人,不管身上的伤口有多么狰狞可怕,他们依然不愿回头,继续向前,哪怕前途依然渺茫也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只为了寻求人生的蜕变,最终成为有志气的人。努力勤奋使他们走到人生极致,从而站在生物链的顶端。
相比他们,知足的人感觉很幸福,碌碌无为有时也能活出一种境界。
于是有了大人物和小人物之分。
大人物都是要经过烈火焚烧,来一场凤凰浴火重生的华丽转变,一身铁骨需经得起命运之锤的敲打。
也有那收敛起锋芒,藏智慧于笨拙内,混在芸芸众生里的大人物,好像有这么一部电影来着。
这个世界,真正有大志的人凤毛麟角,于是凤凰成了传说,龙只能作为图腾的象征。
“人皆作之”,“强行者有志”,都有强力执行的意思,可见想要改变自己,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动用力量——坚强的意志力,不是看看励志的人物就能复制成功。
古往今来的励志人物故事看了不少,也见识了很多,写下此文,不是想要给自己来一点鼓励,就是觉得自己少了一点说不出的精神。这精神来自千年的传承,体现在国之栋梁身上。没有他们支撑,安有我等平凡人的生存空间?
想活得自我一些,只有改变一些旧有的生活习性,去获得财富独立,而这也是需要艰辛劳苦的努力实干的。
温饱不愁,没有多余钱财,整日做和尚撞钟———得过且过。要命的是被安逸蒙住双眼,“知足常乐”,这碗鸡汤喝得晕乎乎,全然忘记“人有旦夕祸福”。
屋檐底下的燕子,唧唧我我,多么安逸,一旦有火席卷,家园毁灭殆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思虑这些的多是不平凡的人,他们往往都是以此为己任。
燕雀虽然没有鸿鸪的志向,活得简单安全意识淡漠,虽说受眼界格局的局限,看不清隐藏的危险,但是,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幸福,那些顶端人物高处不胜寒,也是渴望低层的平凡简单吧,要不为何会有隐居一说。
做一个小人物也不容易,操的心,做的事不比顶端大人物少(捂脸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