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塘約村考察新时代农村建设。
第一次接触到塘約,还是王宏甲在省委党校做的报告《塘約道路》。王宏甲报告会之前,除了党校的的学员和老师,也包括一些基层的乡镇党委书记,宁津县组织部就用中巴专门把乡镇的党委书记如数拉来听报告。可见大家学习的虔诚之心。
王宏甲总结提炼的《塘約道路》,后来又在北京专门在有关部门组织下召开了塘約道路研讨会。后来赴各地宣介塘約道路。盛名之下,他也很善于演讲,声音洪亮。
在听课到后期的时候,因为调门太高,把塘約道路作为党壮大基层政权执政的唯一出路,塘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当成了唯一方式,大家有点不认同。这个绝对的唯一,让大家也有点疑惑。塘約有塘約的条件,各地有各地的条件。塘約的精神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规模化。至于组织农民,实现土地的规模化是不是还有其它方式可以殊途同归?所以,听完课后,我没有听后面的提问,就离开了。后来听说,现场乡镇党委书记们的提问,针对性很强,希望能对塘約经验多一些了解。据说,报告人有些不耐烦,尤其对于如何嫁接经验更是基本没有回应。
所以,希望有一天,能够自己到塘約村去实地查看。今天下午,终于辗转平坝区乐安镇乡间道路到了塘約村。
在塘約村等待讲解员的时候,看到一块村头立的牌子:上面写着塘約村环境建设一建四改治八乱,一建是建设美丽乡居;四改是改水改灶改厕改圈;治八乱是治房屋乱建,治车辆乱停,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排,治粪土乱堆,治柴草乱放,治畜禽乱跑,治秸秆乱烧。有哪个乡村能够做到这些,这不就是美丽乡居吗?这不就是振兴的乡村吗!
塘約的根本经验是用全村人人皆入股合作社的方式,把村民组织起来,完成了土地林地确权流转到村集体入股的合作社里,为塘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来需要由3000多人散户种植的土地,现在规模化种植,只需要200人就足够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在合作社下面打工,挣工资。
塘約村民的收入,由过去土里刨食一年每亩地二三百元,到现在稳定收入土地租金。第二块则是在合作社打工挣工资。第三块收入,则是在年底合作社收入分红。合作社的收入,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分红40%的比例来进行。
如果按照去年村集体20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分红了应有260多万元左右。这个数字没有仔细问,是推算的。
塘約村一些村风陋习,比如越穷越要摆客攀比,村支书左文学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试点了红九条:也就是九条红线不允许逾越,一旦越线,必将受到村规民约惩处。来看看这个红九条是怎么管住不良风气的?
都说老百姓难管,贵州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恐怕更难管。塘約村用红九条作为刚性的制度来约束提高村民的文明进步。
红九条: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者,不交卫生管理费者,滥办酒席铺张浪费者,贷款不守信用者,不按规划乱建房屋者,不配合村委会工作者,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者,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
一旦违反红九条,要有村民大会投票表决给予惩处。就是要上三个月的黑名单,在黑名单上的村民没有资格享受村里和上级的各种待遇和扶持政策。等待整改以后,要再由村民大会投票表决看是否撤销黑名单。
这里面有些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完全符合国家政策。但是,我支持塘約在村民自治基础上进行试点。否则,都完全符合政策,一味偏软,现在个别村民的缠访,无理蛮缠者横行的局面怎么改变?
这也是我为什么对王宏甲提出的唯一道路,有点质疑的地方。但是,作为众多可能道路中的一种,我认为应该完全支持继续走下去。
从村里离开的时候,意外碰见大名鼎鼎的村支书左文学。
左文学简短几句:塘約自己和自己以前比,确实发展变化很大。但要与发达地方比,差距还很大。
确实,在与当时的省委书记陈敏尔的塘約之约中,两人约定用五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过2万元,村集体收入过500万元。这个目标,可能不算太高,但是如果真的达到,并且可持续,那还真是值得期待的塘約振兴!
我也衷心的祝福左文学书记:早日实现塘約之约!
塘約村还有一个村史馆,里面的摆设记录着塘約的变迁。
再见塘約,也祝福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