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语录:困难是用来激励人心的,不是使人气馁的。
由于爸妈一直在外工作,所以就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似乎一直漂泊。即便是家里买了房,还是没有机会住在那里,闲置了,租给别人了。所以我爸妈就会觉得是在外面住,没买过什么东西。也没有置办过像样的物件。其实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特别小气,小气到自己不买什么衣服,不买好的东西给自己。在我爸眼里只要有几件可以穿的就行。其实这个我不惊讶,因为我爸家里情况不好,小时候就是一件衣服一直穿。不过,近些年好很多了,特别是我和我弟都长大了。
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家根本不至于这么穷,根本没有这么拮据。我只知道小时候家里确实穷,因为在老家没有多余的收入,仅仅是靠种地。日子过得拮据,在我记忆里,我的奶奶告诉我妈妈特别节俭,东西都是一块补丁又一块补丁。那时候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袜子缝一遍又一遍。我觉得好像花花的还挺好看。我只记得那时候都是买成品的鞋底做鞋子,但是我妈是自己用布料做鞋底。千层底的那种。这个疑惑一直在我心里存了很久,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没有钱。家里的布料裁剪一下就可以使用了,买的话,还需要出成本。
我觉得生活,即便是没有办法向那些有钱人一样买许多好的,奢侈的。也应该买些东西让自己开心。应该对自己好一点,而不是这么苛刻。即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过最好的生活。有钱就住大房子,没钱就住小房子。而不是当有钱的时候还是追求能住就行,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理性的,这种消费观是不太正确的。因为,只有当人们追求好的生活,并且过上好的生活的时候才会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果追求到了,但是不去实现,我觉得这种没有意义。就比如,你想上北大,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结果不读书了。我觉得这种追求毫无意义,追到了,但是不去拥有。
我觉得我爸妈是过习惯了那种苦日子,总是觉得自己很可怜,就会把那种可怜带入现在的生活,即便是他们已经完全有能力摆脱那种拮据的生活。似乎总是在怜悯自己,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委屈的位置。其实,我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们的思想其实是高度一致的,就是要节省,而且是节省到让人无法理解的。我想,没钱就足以解释一切。
以前特别不理解,为什么非要让我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大概是真的没有钱吧。这么多年,我和我弟虽然受过苦,但还是有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概是小时候的苦难,并没有妨碍我们的正确观念的形成。今年我大三,弟弟也要读大一了,他很聪明,情商很高,性格很好。我特别欣慰,我的父母虽然苛刻,小气,但是对我们的学习,从不吝啬。即使是,我们并不是什么211,985学校的学生。他们想让我和我弟成为不再做苦力的人,至少可以轻松些,过生活。
他们一直努力赚钱,供我们读书。我们的苦,大概是小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活比不上别人。想买的东西没有买,想穿的衣服没有穿。但是即使是买便宜的,也还是有的。相比之下,父母的苦,我可能没有看见吧。我相信他们比我们难多了,虽然我不能感同父母的感受。但是,我可以理解一些了。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没有人的经历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类似,但也仅仅是类似或者相似而已。
只是,以后的我,会好好爱自己。至少,以后我不会让自己的的孩子再受我受过的苦。现在的我也没有什么抱怨,怨恨的。人生没有什么不该走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只是以后的我,会好好努力赚钱,努力过好的生活。即便是曾经受过苦,流过泪。一家人还是能够在一起,就很幸福了。我们过上比以前好很多的生活,我们都还在。很满足了。此刻,我在码字,我弟弟在电脑前工作,我妈在看电视,我爸爸在做饭。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