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武侠起源-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武侠小说发展历程
武侠小说最重要的三个元素为“武”、“侠”、文学性。所谓“武”指的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暴力,而所谓的“侠”指的是为国为民、路见不平、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一般来说只要一部小说同时具备“武”和“侠”这两大元素,基本上就可以被称为“武侠小说”。
现代武侠小说大家梁羽生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由此可见对于武侠小说来说,侠义精神才是第一位的。因此“侠”这个字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很早,但武侠小说则是要等到侠义精神真正成型之后才会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两位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行侠的墨子和仗义的孟子,侠义精神基本成型。当时诸子百家所创作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类似于武侠小说的文章或者寓言故事,不过这些作品还不能算是武侠小说的起源。
起源:两汉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部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鸿篇巨制——太史公司马迁所创作的《史记》,而《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也被公认为中国武侠小说的起源。太史公的文学功底果然要胜过他的史学功底。
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大乱和玄学、 佛教的广泛传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志怪小说。这种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记载或者描写了很多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逸闻,其中也包括部分有关武侠的故事。
但是志怪小说中的武侠故事不仅数量较少,更重要的是人物单薄、情节单一,尚不能完全与神话故事或者民间轶事区别开来,还不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还不能真正称为“武侠小说”。
成型:唐宋元
唐朝是中国文学的“黄金盛世”,小说也在唐朝发展为独立的文学形式,而武侠小说也正式成型。唐朝的武侠小说主要代表作为:《虬髯客传》、《昆仑奴》、《聂隐娘》、《红线》等等,而其中成就最高的武侠小说当属杜光庭所写的《虬髯客传》。
后人曾将包括《虬髯客传》在内的三十三篇唐宋武侠小说合编为《三十三剑侠图》。武侠泰斗金庸曾经想将这三十三篇小说改变为现代武侠小说,金庸唯一的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就是根据《三十三剑侠图》中的《越女剑》改编而来的。
不过金庸在看完《虬髯客传》后发现这篇小说各方面都已近完美,自己的无论怎样改编恐怕也无法超越原作。因此金庸便放弃了改编《三十三剑侠图》的计划,改为对《三十三剑侠图》进行点评。而在点评中,金庸先生称《虬髯客传》为“我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等到了宋元之时,话本小说和杂剧戏曲迎来了鼎盛时代,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中短篇武侠小说作品,形式也开始由唐朝时期的“文言小说”向“白话小说”转变。这一切都为后来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巅峰之作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巅峰:明朝
元末明初之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深和之前武侠小说奠定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武侠小说横空出世,这就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国古典武侠小说也迎来了巅峰时代。
《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而我们如今能看到的各种《水浒传》的小说版本基本都是形成于明朝中后期。《水浒传》的文学艺术成就本鬼这里就不赘述了,而直到今天的很多武侠小说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水浒传》的影响。
衰落:清朝
在清朝随着封建国家统治日趋严酷而“文字狱”盛行,中国社会的侠义精神遭到极大损害,武侠小说的创作也受到极大影响。清朝武侠小说主要为公案小说,的主要代表作有:《三侠五义》、《大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等。
清朝的公案小说虽然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比如对武术机关的描写、情节的设置等等。但由于公案小说是以朝廷官员为第一主角,因此小说中的侠客都成为“朝廷鹰犬”,人物形象与《水浒传》相比魅力不足,思想深度更是不及。
革新:清末民初
由于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加深,在中国人心中沉睡已久的侠义精神被唤醒。再加上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因此在清末民初之时中国武侠小说迎来革命,而领导这场革命主要是以下几位武侠小说大家。
1)向恺然
向恺然对武侠小说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向恺然是第一位提出“内功”与“外功”区别的武侠小说作家,这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思路。二,向恺然首先在武侠小说中明确写出了门派之争,后世的武侠小说作家无不受其影响。
2)赵焕亭
与向恺然并称“南向北赵”。赵焕亭对武侠小说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赵焕亭是首位将内功用“真气(罡气)”来描写的武侠小说作家,像金庸的“九阳真气”之类的创作都是从赵焕亭这里发源的。二,赵焕亭将搏击、兵刃、轻功、内力、暗器等等武术门类统称为“武功”,并让这个词家喻户晓。
3)还珠楼主
本名李寿民,与王度庐宫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并称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堪称中国近代武侠小说的第一巨著,金庸、古龙等现代大家无不受其影响,直到今天《蜀山剑侠传》在很多领域仍有极大的影响力。
4)白羽
宫白羽,代表作有《十二金钱镖》、《偷拳》等等。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蛤蟆功”便直接来自于白羽的《偷拳》。而白羽对武侠小说最大的贡献是他借鉴“文林”的叫法,将整武侠世界的门派、帮会、教会等等势力统一命名为“武林”。
第二部分:侠义精神
无论古今和中外,侠义精神都是一种大众普遍的心理需求。物以稀为贵。侠义精神和能够承载侠义精神的人,也必定有着稀缺的特质。
正义感
首先当是正义感。何为正义感?锦上添花谁都会,雪中送炭其实也不算难,难得的是以弱对强、仗义直言。更为难得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因为有不公,所以有对不公的反抗。这大概就是正义感的心理基础。武侠小说里常说,公道自在人心。不同的人对公道的理解可能有偏差,但遭受不公带来的伤害却是感同身受的。具有侠义精神的人,一定是对自己、对他人遭受的不公特别敏感的人。那就意味着很难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度日。有侠义精神的人,未必都是孔武有力、一呼百应的人。那些能够超脱自身处境、关注他人处境的人可以说是有侠义精神的人,例如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杜甫。那些不愿媚俗狂狷行事的人也可以说是有侠义精神的人,例如上得朝堂入得江湖的诗仙李白,当然还包括《世说新语》里那些行事怪癖的君子们。有正义感不必以有超强的能力为条件,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也可以很有正义感。某种程度上,正义感就像饥饿感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不同于饥饿感的是,正义感可以被压抑、有意识遗忘,饥饿感却是刚需。
承受孤独的能力
侠义精神的另一项特质,可以列为承受孤独的能力。有了正义感可以说具有侠义之心,可是距离仗剑走天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现在回想,国内的武侠小说和电影中一直忽视的恰是这个阶段。我们的大侠一出场就是完美人格、战斗力满格,即使身世悲惨如张无忌,也都会有跌下悬崖砸在《九阳神功》上这样的奇遇。我们的大侠和他们的成长之路,像是天神下凡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状态。这种期待“圣人”和“完人”的心态,实际上把道德标准和专业能力捆绑在了一起,而且还隐藏着一种崇拜权力的心态。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对人的两极化评判,权贵者居高位时得到无限的神化,一旦失势则一夜之间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在这种两极摇摆、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观下,成功与失败,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全都成了用来评价别人的标签,甚至成了打倒别人的幌子。正因为我们忽视了从菜鸟成长为大侠的过程,所以对怎样成为大侠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研究。所以我们只能编织出一些成功的神话来膜拜。反观好莱坞的套路,超级英雄的成长过程基本上是菜鸟出道,他们会面临胆怯、孤独、团队磨合等等普通人都会面临的烦恼,他们往往是未经准备就被形势所迫走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在这过程中也是他们自我成长和超越的过程。所以侠义精神,就像身体的肌肉一样,需要用智慧、汗水和努力不断打磨。这个过程,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就需要承受孤独,在一片黑暗中凭借强大的内心寻找光明的指引。
独立和自由
侠义精神与独立和自由也密不可分。具有侠义精神的人本质上应该是独立和自由的。美剧的英雄往往都是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经常还嘲讽下当权者,这也许来源于他们对公权力的警惕。当然,郭靖夫妇认为侠之大者在为国为民也无可厚非。但侠义精神的左右护法一定是独立和自由。当不危及自身安全时,行侠仗义可以说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可是当面临强权压迫身处险境时,还能保持侠义吗?这大概就是若为自由故,舍身成仁的境界了。不必人人都舍身取义,但是在强弱悬殊时如何选择,却一定是对独立人格的试金石。丧失独立,不仅意味着依附有形的强权和利益,还包括无形的枷锁,例如自尊心、虚荣心。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岳不群先生,前半生为名所累,后半生为权力欲所累,一朝倒台前半辈子行侠仗义的功劳薄也被江湖一笔勾销了。那些狂狷之士吸引人的品质就在于他们用无声的反抗,尽力的维护了个人自由的最大范围。从众是普罗大众无可厚非的求生之道。可是,不从众才彰显出“人”字大写的意义。侠义精神的人,就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彰显和维护他人自由的人。
提到侠义精神,还需要讨论“仗义每从屠狗辈”这句话。这句话的意义不在于讨论哪个阶层具有侠义精神的人多。而是相反,说明侠义精神并不需要任何门槛,但凡是个普通人都会有侠义之心。只不过社会大众对特定阶层会有更高的期待,例如医生、学者、法官、律师、政治家等。所以这些领域出现一个害群之马就会有较高的曝光率,误让人产生聚光灯效应的错觉。当然,这些阶层的人享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也具备了“行侠仗义”的能力,所以理应承受更为严苛的要求。不助纣为虐,不做权力的帮凶,是最底线的要求。保持沉默,也顶多算是及格线以下的中庸之道吧。仗义直言,而非哗众取宠,这一点对当今许多有话语权的人来说要求都高了一些。
按照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侠义精神是一种高阶的价值追求。如果把“侠义精神”看作超越基本生存和安全感之上的一个价值观追求,它面临的威胁就像无形的天花板。如果向上的追求被堵塞了,大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政治家们变成政客,再变成借助权力满足自己私欲的过程,就是从需求层次上不断下降的过程。言论自由的口袋被扎紧,必然滋生溜须拍马、权力崇拜的陈词滥调。没有了表达自由,只能产生劣等的文艺作品,滥竽充数的影视剧也只能停留在空洞无物、反智、反审美的层次。
行侠仗义曾经是很多少年的人生理想。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只要想起这四个字,总能让人心神振奋。行侠仗义当然不等于哥们义气,也不等于古惑仔,也不限于惩恶扬善和替天行道,还不限于为国为民的大义凛然。圆滑一点说,常怀侠义之心,人也会活得磊落一点。教条一点说,在需求层次金字塔上从下往上的追求和自我超越过程,也是行侠仗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