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多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或天作床地为被,或身先士卒家国先于己,清风傲骨为世人称道。自始皇来重农抑商,经商人地位一直不高,文人雅士更怕染上“铜臭”味,坏了名声。
这个“臭”字极为精妙,钱币经了千人万手,历车马颠簸,甚至黑泥里打过滚,污水里洗过身,实在算不得什么“干净”的东西。
现在有个很有意思的命题:若中华上下千年的历史里,不是重农抑商而是重商抑农,将会是个怎样的景象?
若重商抑农,从天子到百姓岂不是都钻进了钱眼里?为了金钱无所不用其极,普天之下一片乌烟瘴气,可不是亡国之命?
金钱这个东西,就像磨人的小妖精,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能为生活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恨的是它能在朝夕间毁了一个人的信仰。无论沉溺享乐,还是活成欧洲那四大吝啬鬼的模样,真正的幸福感定然不高。
金钱不过死物,有的人活成了它的主人,有的人却活成了它的仆人。
不知你可否发现,中国“钱”的变迁折射出人心的微妙变化。
当年秦王嬴政挥手天下,金戈铁马,在统一六国后亦统一了货币,称“秦半两”。古币,形圆而孔方,做工尚且粗糙——有孔而方,我心不得自蔽而须方正,我心可足却不可满;有币糙而形圆,我心可圆却不可滑。心满则蔽,圆滑则诈。
小小一枚古币,竟也深藏道理。秦王明智,严管货币。他应当是料到此绝非善物,拥金在怀好比刀锋起舞,不小心便会刀乱人伤。
再后来,货币的发展越来越令人担心。
银锭,坚实而体重,上宽下窄,中间凹陷,酷似一只碗;交子,薄而虚,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鲜红的“毛爷爷”,刺激人的感官,精心设置了水印;虚拟货币,巨大的互联网体系成了浩瀚宇宙...
从具象到抽象,从窄到宽,货币所承载的人的愿景在扩大,人对于货币的欲望也在一天天增加。
金钱从实物变成了价值符号,其形越来越薄而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链接也愈发微妙。“信用”的诞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一点一点完善的信用体系当中,千年前“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也越来越远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我皆非圣人,除了理想的“生活”还需物质的“生存”。但我想说的是,刽子手的刀是不会主动跳起来伤人的。妖魔化金钱的背后,定藏着妖魔化的——欲望。
纵使有万般干净剔透的玲珑心,也难在七情六欲中保察察之身于汶汶之物,行事世间,还是应当存一分坚守与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