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不愿意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和感受了,两三年前其实我是挺爱朋友圈分享的一个人,甚至我当时一度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朋友要给自己朋友圈设置仅3天或半年可见。
随着这两年逐渐沉静下来后,我好像有了那么点了解。以前发完朋友圈后,总是会很频繁去看别人对我的点赞和回复,自己就处在很在乎别人看法那种状态,分享慢慢变得有点急功近利的样子,这说穿了是我的虚荣心作祟。
另外就是这两年对人性有了更深一点的认识吧,感觉这年头的人呢,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我希望你好,但我不希望你比我好”的心态意识存在吧。如果在朋友圈分享你新拥有的好物,但凡是带点“奢侈”的,难免容易被说在炫富,如果你分享的是你心情,容易被说在矫情。什么时候,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也要顾及这个顾虑那些,分享本来是挺快乐的事情,结果变的很不自由。
后面也渐渐发现你在意的某些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点赞之交其实并不能体现自己的人缘如何,也未必和你关系多好。哪有何必让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朋友圈的P图、想文案、点赞回复上呢。
当你真正忙绿享受生活,专注提升自己的时候,其实没太多精力去进行费时费力的分享的。而在你用心分享期待得到相应回复时,却没等来预期,你就会失望,几次往复,你也就会慢慢收起自己的分享欲了。
现在我有时还是会忍不住自己的分享欲,但我会选择没有熟人的平台去进行分享。首先没人认识,分享更加随心所欲啊,不用担心别人的多度解读。其次呢,我自己没有期待值,不会再费心神关注有没有给我点赞评论这些。还有就是,我感觉有时候陌生人比熟人更加理解自己,更加容易相处吧。
分享欲是最高级的浪漫主义
分享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在一段亲密的关系里分享欲极其重要,爱意的流失也是从分享欲减少开始的。就如我尝到了一家意外好吃的店,第一想法就是告诉你下次一起来吃;我突然听到一首歌很好听,第一想法是分享给你一起听。我当然不关心云是什么形状,也不在意路边的奶茶店有没有开门,更不觉得饭煮糊了有什么可拍照的,所有跟你讲过的那些无意义的事情,本质上都是希望你能参与到我的生活里来,和我保持爱意的连接。”
分享这件事真的很美好,但它同样是需要有回应的。如果收到负面或敷衍回应,也会慢慢消磨掉这份分享欲,分享这事也得看人。
现在朋友圈差不多都是代购微商的天下了,每年年底真该让他们交一下广告出租费!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