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吗?
不是。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 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2. 1万小时定律存在的问题:
(1)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
(2)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也取决于练习方法。
3. 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 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4.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 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 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并不是刻意练习, 因为它们没有激活长时记忆能力。
5. 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你建构“客观”世界的能力。 认知复杂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复杂化的思维能力, 更善于同时使用互补与互不相容的概念来理解客观世界。 真实世界中,黑白对错并非截然分明。
6.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 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 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 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7. 走出舒服区,遇到瓶颈怎么办?通常情况下,解决方案并不是“试着做更难的事情”,而是“试着做不同的事情”。
8.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 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 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 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9. 人类身体的适应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种适应能力不仅仅是骨骼肌肉的,还是心脏、双肺、循环系统、身体的能量储存以及更多其他方面的,凡是与身体爆发力和耐力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在内。
大脑的适应能力也与我们身体的适应能力非常相似,不但程度相近,而且类别相差无几。
10. 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 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 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 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 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11. 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退化。
12. 在我多年的研究中,并没有找到任何清晰的证据来证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人们真的会遇到绩效和表现完全不变的极限。相反,我发现,人们通常会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放弃并停下。
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 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这时的问题在于:不是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 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 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 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