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吧。
星期六补课,周末也就剩下一天。这天也是初三在校读书的最后一天。今天音乐考试的时候,听到了某位同学唱《小幸运》也自觉不自觉地唱起来并且也哭了。一种从熟悉拥有的陪伴,到以后只剩下自己的未来,真是有些不知所措。这天就这样告别了朋友,哥哥,姐姐。
这个星期六,英语测试不过关,只考了30分。老师也找到了母亲那里去了。说,这些都是课内的,在书里都有。母亲也就因此训了我,说得挺难听的吧。总是说我这段时间并没有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习上,这几次数学考试也是一团糟。说我经常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我承认这段时间我做了许多让我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情,虽然这段时间我很疯狂,我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可是我却不懂母亲的话“不要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到现在还没有懂,没有明白什么叫做“有意义”,我也很希望被指导。“有意义”在我心里应该是自己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就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提得起喜欢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有意义”。一件事情它是否有好处是对于自己,比如说手机,一般父母会觉得这是一种祸害孩子的工具,虽然现在是有挺多新闻是这么报道的,可是呢是否所有孩子都是?!我可以用手机询问我不会的题目,它可是看做我的另一个“老师”,怎么这不是有意义?
父母口中“有意义”的事更多就是读书。他们总是说,读书对于我们未来好。不可否认,可是我更加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我不喜欢被拘束,我宁愿自己摔倒了,再站起来,可不愿意去听父母甚至他人“宽敞路”,或者只是当做建议罢了。
做事情的时候多想想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是很有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可以帮助我们做更多喜欢的事情。不过这两个“有意义”和“无意义”都需要由自己定义,自己理解,自己感受。不要受尽外界的干扰,自己做自己喜欢的就是“有意义”。
有些父母就属于比较逞强好胜,不愿意在孩子面前低头。我父母就是这一种,他们一直说“你把错的东西都说到有道理了‘真厉害’!”很明显他们就是说反话。许多事情,也许是代沟,他们的观点与我的不一样一个星期差不多吵三次大型,平均一天吵一次小型。以前每次吵架我母亲总给我洗脑,直到我愿意承认错误才停止。可是等到后来,我才发现很多地方他们错了。所以我现在我宁肯不和父母除了称呼也不道歉,因为我不是错的那一个。
一长期地对父母不选择相信,还有这时期的叛逆。我更多在观点面前我选择感受。
我不想一直尝着苦,可我更不想一直尝我不喜欢的甜。
甜吃久了也会变淡,可是苦不一样。苦吃久了就会有丝丝甜,那是心灵的。苦,它不像甜很腻,也不似于无味。喜欢追求刺激的我,喜欢追求完整的人生。
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一位年仅17岁还在上高二的少年,在上海卢浦大桥上跳桥自杀了。
在他跳桥之前,他呆在妈妈的轿车里,母亲当时把车停在路中央,两人隔着车窗有过一阵僵持。
随后,他打开车门,跑到桥边一跃而下,母亲试图想要冲过去阻止他,却追逐不及,悲剧发生。这个母亲后悔极了,她跪地痛哭了起来。
可是,如果这个男孩没有第一时间跳下桥,是否母亲会停止对他的辱骂,或者其它?
他这样是非有意义?虽然他这次是失去了生命,可是我如果是他我可能也会这样,人如果没有希望,没有得到认可,会慢慢堕落。他也许是太冲动了,但谁又知他的心有几条伤痕?
人并不是懦弱,他可以很强大,但是若是活得空虚,活出别人喜欢的模样,没有意义,不如一个活在社会底层的他。
有一些老人说“我孩子是个不孝子,没有关心父母”,可我更想知道,曾经作为父母的你们是否给了孩子关心?这种关心是孩子在脆弱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而不是吼骂。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虽然我们有道德法则,但是你可以这样对我,我也可以这样反击!”
褪去了夕阳,留下的是只有我们会懂的伤。我们无法改变父母的事事错误,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意义。父母请您告诉我,我到底的人生意义在你理解是需要怎么样?难道我这一步对了,下一步也对吗?
我不试一试我自己,怎么样展示我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