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现在看来当初青涩的笔记中,已经种下原典儒家思想的种子。
我在图书馆初见此书,实乃久有读古人传记之念,以期启发我的思想和见识,陶冶高远的情操。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是初三时张淑云老师写于教室后黑板的一语,她问我们:这是什么意思?我也曾甚为费解,但读毕后茅塞顿开。同时也发现了老师的一处错误,即将德侔天地错写为德配天地,虽瑕不掩瑜,但也可见不可尽信师之意。
此书对孔子生平做了详尽的记述,有理有据。虽未大力渲染孔子如何行仁义、布道德,但读来确有一种清新的感受,仿佛人格得到了升华。有位学者说过:好书就是让人阅读之时会有所求,读毕之时有所获益。以此衡量,实不为过。
读书大略要先通读其文,对文中言及何时、言及何人、言及何事、言及何意有所了解。孔丘生平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做了简明概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如我读书时,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念头,与前人甚为不同,但又言语何人呢?我又恐别人视我学浅,难有精辟深奥之见解不敢与人沟通。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无非是摆在封建私塾学堂中的牌位,以致后来读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乃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云云都未曾动心。但今日读完此书后,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一个“变”字,是我对孔子的认识的一次转变,这种转变使我更全面清晰的认识了孔子这位万世敬仰的圣贤。他十五岁志学,为的是“学而优则仕”,且不言他心中如何有仁义之念,以济世救人为根本,就“学而优则仕”这句,自己就想法颇多。我在初三的时候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成绩直线上升。如果说初三上学期的努力尚可称自觉,那么临近中考的一个月可以说是骑虎难下,不忍心将一年心血付之东流。总算没有白费,一中我是考上了,但以后的路呢?我爱看激励人奋进的议论文,文中无不言“志不坚则智不满”,我的志又在何处呢?志于经济,母亲赞成,但非我所愿;自己有戎马一生的愿望,但眼疾又恐将我拒之门外。现在只能把志向定的实在一些,学士、硕士、博士只此而已。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他生活的年代是诸侯纷争的春秋时期,文中是以“天下无道,礼崩乐坏”来形容的,当然,多难的春秋是难以用片语解释形容的。
孔子夫人为亓官氏,儿子孔鲤,因鲁昭公赠鲤鱼而得名。
孔子学六艺——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却只承认自己仅粗通其中最底下的赶车,可见其谦虚。孔子二十岁左右时曾做过两次小吏,一次是管理牛羊,另一次是管理仓库,虽为小道但已显现其“恪尽职守”的品质。
孔子自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孔子博问之事多于问礼,可见孔子对礼教的重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是两千多年来统治者以礼制民、以礼愚民的政策,孔子的重礼迎合了这种需要,其备受尊崇其来有自。然国不可无礼,现在社会出现礼的倒退,再加大些整治力度也不为过。数年前随父母进京,见恃强凌弱之事,至今愤懑难平。
从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事可见孔子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孔子之所以成名成圣,并非天生而就,实是他勤奋钻研和刻苦学习的结果。这件事的意义隽永深刻,值得自己体味学习。现在的我正缺少这种品质,学海无涯,我要力求上进、争到最好,不久即将升入高中,现在能有此感也算及时。以后当我学意倦怠的时候,想一想古圣先贤,定会获得新的启发,获得动力,激励上进。
孔子不仅在学问上有精深的造诣,也是一位有投世宏愿的政治家。他极富政治家的眼光,三十而立的他不仅精通六经,还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点是我以前不曾知道的,使我对孔子有了全面的认识。
孔子的从政之道
孔子五十一岁从政,这时的孔子已经掌握了渊博的知识,他的政治理想是“仁攻德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后,拯民于水火之中”。
孔子的三功
首创私人教育,其功一;打破常规,施教平民,其功二;删定《六经》为后世传颂,其功三。
孔子的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二、启发诱导;三、教学相长。
孔子以中庸为本,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主张恭宽信敏惠。
在我所接触的社会上,礼义之道仿佛废弃,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空洞乏味,尚不及孔孟之道万一。教科书中都言科举制度之偏狭,都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为例,但我颇不以为然。吴敬梓不也是在几次落第之后才著书立说,倘若他中举后再写此书尚值得称道。落第之事,现今不绝,落榜自杀者亦有之,己身未修何怪其他?
文中最后述说孔子被后世尊崇原因不敢苟同,当然不能愚忠愚孝,“君子言未必信,行未必果”,唯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