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运与倒霉看似对立,实则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说的就是这个理。
通常走点小运,倒点小霉;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反之亦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特色”。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烁今的杰作。像韩愈、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
季老认为,了解这一番道理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头脑清醒,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