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个小不点去单位值班。巷子口的台阶上坐了一位老者,衣衫褴褛,面前放着两块面包。这个老者已在此一个多星期了,因为这种“讨饭”的人见的多了,再加上是上班的必经之路,我也如路人一般来去匆匆。
两个小不点问我:“妈妈,那个老爷爷的衣服怎么那么脏?为什么坐在这里?为什么没有吃的?他没有钱吗?他有家吗?他的家在哪呢?……”我一一做答了,自认为我的答案都是对孩子有些许教育意义的。随后,悠悠给我说:“妈妈,这个老爷爷好可怜呀!你给他点钱吧。”因为在忙碌着给两个小不点买早餐,又着急赶到单位,我没好气对她说:“可怜的人太多了,妈妈给不过来。”说完,我没有注意到悠悠的表情,直到办公室。萱萱才给我说:“阿姨,悠悠哭了。”我回头看到悠悠的眼泪已经掉下来了,便赶紧放下东西,连忙蹲下问她怎么了。她也不理我只是哭,我才想起来,刚才买早餐回答她的问题是带着情绪和她沟通。于是,赶紧给悠悠道歉,并与她约定,这会要忙工作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帮那个老者买一些吃的由她们两个送去。终于,两个小不点才转悲为喜。我也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中午出去送吃的给老者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想着两个小不点的小心愿没有完成,只能给她们抱歉做解释。晚上去沃尔玛超市采购出差物品,结账的时候收银小姑娘问我是否可以多付3元钱支付孩子们的爱心早餐,我也没有犹豫直接说可以的,随后小姑娘给我说了声“谢谢”,送给我一张冰箱贴。原来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沃尔玛超市合作的。因为是公益,也因为自己是公益人,更何况沃尔玛超市之前多次和我们单位合作致力于公益活动中,共同关注特殊儿童,我也尽微薄之力献上爱心。多希望那一刻让悠悠看到她的妈妈不是没有“爱心和怜悯之心的”。回到家,告诉悠悠妈妈帮她完成了“小心愿”,小不点高兴的谢谢我,愉快的将冰箱贴贴上。
对于讨饭/钱者,如今的社会上有很多。有确实是困难走投无路的,也有以此为职业而欺骗人们的怜悯之心的。对于那种盲人、残疾人或老者卖艺求生的我是毫不犹豫的尽微薄之力的,带孩子遇到的时候也会让孩子给予1-5元左右,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吧!通过此事,我也在反思自己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们,既希望她们有着怜悯之心、同情心、爱心,又不至于伤害她们的“善良之心”,更需要学会保护自己,毕竟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了。
写完这篇文章,身为“公益”人,我也为自己重新梳理了“慈善”与“公益”,两者的区别如下:
慈善,多侧重于救死扶伤,重大灾害的救助及对弱势群体的帮困。慈善事业是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慈善更多的是给予怜悯的物质给予,更多的是施与的性质,满足的是个体的利益。
公益,是多元化、多层次、细分化的。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基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社会资源,优化和重建社会结构和关系,解决和改善社会问题,受益的通常不是特定的个体,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受益,它强调的不是你捐了多少钱,而是唤醒了多少人的良知和爱心!
公益和慈善都是源于对世界和生命的爱!也许很多人未必有能力做慈善,但公益是行动,是全民可以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