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是关系互动的体现,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觉察这个模式,当我们知道在进行投射性认同,也就可以轻松应对投射和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准确说是精神分析术语,说起精神分析大家可能会联系到弗洛伊德,他是现代心理咨询治疗的鼻祖,类似我们说的鲁班是建筑行业鼻祖。投射性认同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是客体关系理论的产物,最早用来解释亲子关系互动方式,但属于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理论范畴。
理解投射性认同先从一个例子说起,我们为什么都喜欢小婴儿,尤其两岁左右的婴儿最招人喜爱,这时候婴儿会说会走会互动,对于察言观色早就驾轻就熟,比如会朝向大人微笑,和你说话,拉你的手,和你分享他的玩具,这些活动隐含的心理就是讨你喜欢,让你喜欢他的喜欢,这就是投射。一般人当然会和婴儿互动,也就相当于接受了婴儿的投射目的,这就叫做认同。
为此要理解投射性认同,只要理解关键词“投射”和“认同”就可以,简单说类似一个人投射,另一个人进行认同,如婴儿主动招大人喜欢,大人进行积极回应,也就认同婴儿。再比如战场上我们对敌人射击,相当于投射子弹,敌人被击中则是认同,躲开则是不认同,再比如朋友过生日,我们送礼物其实投射珍惜友情,朋友欣然接受意味着认同友谊,这个过程就是投射性认同。
由此可以看出投射性认同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关系互动。我们说恋爱是一个人的事,我爱你与你何干,这就是投射,但是谈恋爱则一定是两个人的事,因为彼此投射又认同,不断认同后再投射。作为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亲子关系,为什么孩子不学习时候“母慈子孝”,一学习则“鸡飞狗叫”,就是家长在投射自己的焦虑情绪,唯恐孩子学习不好面子不好看前途不美妙,这些都是投射家长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真的不是真实客观的,而我们看到的孩子也只是我们大脑里想象的那个孩子,并不是真实的孩子。
因此推论出投射性认同第二个特点,主观建构。投射的东西来自大脑心理认知,是主观产物,就如同我们身影,在光线下可以随时变动,影子时而变长时而变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孩子只是心里孩子的形象,如同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别人,也只是别人在我们大脑里的形象,与真实的别人早就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我们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
同时我们要注意区分认同与不认同的能动性。我喜欢你,你当然有权利不喜欢我,这就是投射性不认同。因此说恋爱是一个人的事,当我们面对一个失恋朋友时,可以由此启发引导共情,假设一个流浪汉说喜欢我们,我们会接受吗,当然我们有拒绝的权利。亲子互动中,不少家长生气孩子的不听话,给自己丢了面子,他没有想到恰恰是孩子的不听话,意味着独立和长大,不认同家长的主观胡乱投射,才有孩子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这时候要高兴孩子的长大而非服从,要知道一个唯唯诺诺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着父母强烈投射而不得不认同的影子。
投射性认同是关系互动的体现,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觉察这个模式,当我们知道在进行投射性认同,也就可以轻松应对投射和认同。
(有心理咨询服务需要,欢迎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