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5年的姑娘,是前公司的一个平面设计师。我们一起出差过两次,一次广州,一次德国,我从讨厌她到喜欢她的一个女生。
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我入职没多久,和设计部门不太接触,和她也还不怎么认识,但也是听同行的其他同事说,她总是感觉高高在上的,会在那边指挥。到了布展的时候,我们一个孔一个孔挂好的样品,她看着感觉放在一起不协调还是怎么的,就让我们重新挂,但重新挂了之后发现也没怎么变化,大家便有点不高兴了。
第二次去德国,因为她英语不行,便提前拉了另外一个业务员,先选了座位,我们另外三个业务员,她问都没有问要不要选座这件事。到了德国后,牙疼头痛,发烧,展会回来便回宾馆,吃饭还要吃米饭……做出了一系列让我觉得很作的事情。去布展的时候她没有拿样品,撤销的时候,依旧是双肩包一背,轻轻松松走在了前面。在最后一天准备离开的时候,因为我们在低层,样品行李箱都放在了我们房间。其他两个同事拖了几箱走,她和另外一个设计师直接到了一楼等我们。剩下四五个箱子,还有一包别的东西,留给我和另一个同事。大家一起出来工作的,不能来搬一下东西?
情绪一点点的累积,就到了生气的阶段。虽然现在回想,我可能当时更多地是被她人的言语左右了。换位思考下,也能理解一点点了。
在后来的一年中,我们的关系还不差。有一次我问她,你男朋友在杭州,你有没有想过去杭州发展?你的能力,在杭州应该也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她说她毕业后没有去过别家公司,真的要是辞职了,感觉未必比现在好。在现在的公司,大家都称她“叶老师”,老板看中她,带她去美国去德国各种参展。从各种层面来说都很好,除了男朋友不在身边,家人不在身边。今年的她,从朋友圈看来,更加频繁地在家和宁波中间来回,甚至有些文字有点孤单与落寞,可她还是在原公司。因为太好了,所以舍不得,这算不算是一种捧杀;不信任自己的能力,不敢去新的城市发展,这算不算是一种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