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咱们国家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名人小崔的影响力,抑郁症这个词开始渐渐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但是对于抑郁,我觉得即便是现在,有很多国人还是保持着对之避如猛虎的状态,不能接受这个词语的传递,甚至是一些有了抑郁倾向的人群都没有做好接受它的思想准备。
其实,抑郁是一种“心灵感冒”,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对一件事情,甚至是多件事情看不开,死钻牛角尖,心里反复的去思考,“旁征博引”的来论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感到没人能够理解,没有温暖可以汲取,心情也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或者在工作中保持着不好的工作状态,也存在着两种情况都有发生,尤其在现在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压力的逐年增加,心灵抗击打能力的下降,抑郁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这些状况的发生对自己本身其实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行为偏激的人,可能就会采取一些比较偏激的做法,摔东西,自残,对别人大吼大叫,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也有一些抑郁人群不会采取一些偏激的行为,他们会选择自我“疗伤”,整天一个人在反复的思考,试图找到一个能让自己现在感到舒服和放松的状态,有的可能就窝在一个角落里一动不动,有的可能会一直盯着电视,或者电脑,从里面截取一些能和自己共鸣的信息,有的可能会表现的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会感觉到他们比较敏感多疑。
在医院和咨询室我碰见过很多这样的“患者”,有的是因为身体上的痛苦,有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变的脾气比较暴躁,或者受不了委屈,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来调侃的一个词“玻璃心”,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不理解造成的误解,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其实是很希望被理解和认可心里的想法的,设想一个和他们同样的情景,体会他们当时的那种悲伤和绝望的痛苦,站在和他们同样的立场上和他们对话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要使这种抑郁的状态进行改变,我们就得了解抑郁的成因,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压力,就是不断的去思考,反复的纠结一件事情,另一方面就是身体内的一些递质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
所以,抑郁人群自己要接受这个状态,服用抗抑郁药,不能对吃抗抑郁药产生一种羞耻感和耻辱感,因为你是在服用药物,而不是在大街上跳裸舞,不需要感到不好意思。同时自己也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尤其是认为自己还有点兴趣的事情,或者是找老朋友或者新朋友聊聊天,甚至是一些比较有好的陌生人,要是有看书爱好的人,也可以自己写写文字,给自己一个能够放轻松的状态,当自己觉得状态不错的时候,可以稍稍的去面对一下自己原先不敢面对的场景,一次不行可以多次,直到最后自己能够很平淡的看待那件事情。当然,在调整的阶段,药物的服用是不能自己私自停药的,一定要和自己的心理医生沟通自己的状态,再选择药物的剂量。
对于抑郁人群的家属,朋友来说,保持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和他交流时一定要和他统一战线,在他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慢慢的引导他走出这种情绪的低谷。尤其是有些家属,属于性子比较急的那种,恨不得交流之后马上就能摆脱这种情绪。这样的沟通是不太好,也不太有效的,抑郁人群的敏感度是极高的,你的一些细微的情绪他都能感受到,所以,一定要平心静气,理解他,包容他,做他的朋友,而不是在制高点上,像君王一样的发号施令。
抑郁发生了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接受这种状态,承认它,认可它的存在,服用药物,和医生进行心理沟通,自我放松,很快,你就能摆脱这种你不喜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