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开行李丛书,第1本《寻隐记》。
编者叫黄菊,书上有她的介绍: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14年创办专注于人物访谈和地方风土的微信公众号“行李”,希望重现人地关系。
《寻隐记》里收录的,是从过去数百多篇访谈里选出来的13个人物故事。看介绍是行李四周年的记录小书。其实不能称之为小,打开这本书,首先是许崧的序《人生本来应该的样子》
人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或许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许崧在文中写道:少有人走的路难免让人忐忑,也不一定能走通,但是如果认真思考过,会明白其实人生并不是一个在终点决胜负的游戏,一路的风景才要紧。
在《寻隐记》中娓娓道来的众人,星星点点四散各地,活在自己选择的人生中,给世界带来了光,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梦想的力量。
读到这些文字,我想起那年在云南元阳,川越的民宿里第一次读大冰的书《他们最幸福》,读那些追求自己梦想的人的故事,读的满眼泪水。
今天,很期待地翻开这本书,不是为了要出走,而是想着如何归来。我期望在对话与文字中,寻找心中的平静。
先读张小砚。
《走吧,张小砚》当年很红,爆红之际,她却隐居乡野,在家乡彭泽种稻酿酒,以酒换故事,读书写作,自得其乐。
行李说:张小砚是当下无数人有序生活方式的一种另类样本。
今晚读她与行李的对话,2016年的采访,谈她走过的路,写过的书,遇到过的人,谈她目前的生活与妈妈,她说她并不热爱旅行,西藏是她第一次长途旅行,但是,我想,旅行并不是一定要在路上吧?不在路上的旅行能算做旅行吗?
张小砚说:其实我并不需要跟那么大的世界产生关系,许多情感藏在内心极深处,只有孤单才能体味……
我是会走向西藏的,然后也会归来,每一个去过西藏的人,都去寻找什么?
明天继续听她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