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

      你相信吗?坚持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坚持阅读,坚持读书并不是逼迫自己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

      去年年底,即将返乡的湖北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留下了一段话,击中了无数人的内心。“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名理,对人有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

        原来,54岁的吴桂春多年前和妻子离异后,就跟着老乡一起在东莞务工,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工厂。婚姻的破碎,经济上的困顿,枯燥的工作,让吴桂春一度感到无所适从。幸好,书籍给了他最温暖绵长的治愈,阅读使他内心变得丰盈。

      每逢节假日或者工厂轮休日,吴桂春大多会选择在图书馆里度过。他说“如果我今天要去图书馆,我早上就会多吃点,这样中午不会饿,可以一直待到晚上闭馆。”……

      手中有书,腹中有粮,心中自然有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满足感。从此,这一读,就是风雨无阻的12年时间。靠着从书中汲取的力量,吴桂春即便遭受生活的多重夹击,也从未放弃过希望。他在东莞务工12年,通过辛勤劳动供养家人,并且把孩子培养到了研究生毕业。

      也正是那段发自肺腑的留言不经意间被传到网上,社会各界纷纷向他伸出援手,使得他继续可以留在东莞工作,也因而被聘为“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吴桂春说过,我在图书馆看书,没有想过靠它改变什么。但是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的确让他的生活往好的方向走了。

      对于生活中很多失意者来说,读书,无疑是最好的疗愈方式。正如白岩松说的:“多读书,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能够保障你更好地面对命运。”我相信,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组成了他的整个人生,也在悄悄改变着他的命运!的确,人生中走的每一步路都不会被辜负,同样你读过的每一页书,也都在不经意间悄悄塑造着一个更好的你。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人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有人说,陈道明是娱乐圈里的“异类”。旁人忙着应酬时,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练书法、做手工。他很少交友,这种清高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因为他对交朋友这件事极其审慎  。当有人因迷失在欲望的洪流里无可自拔时,陈道明却像久酿的老酒,越来越有味道;当有人迷失在灯红酒绿的名利场,陈道明却凭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一股“清流”,成为最醒目的标签。

        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成年人就应该远离无用社交,持续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与良师相伴,携益友同行,人生之路才能一起越走越宽。

        前段时间,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毕业论文致谢信感动了无数人。他在信中回顾了他的人生经历。黄国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小农村里,从小家徒四壁。夏天没钱买鞋,赤裸着脚走在滚烫的地上,冬天没钱加衣,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青春期自尊心最强烈的时候,多次因没钱交学费被老师约谈。然而生活的暴击远远不止这些。 1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17岁时,父亲和相依为命的奶奶接连离世。这样的经历,他比任何人都有理由去抱怨去埋怨命运的不公。但他却俯下身子,拍拍身上的灰尘平静的收拾好一个又一个烂摊子,没有一丝怨言。没钱交学费,他就自己挣。晚上摸黑跑到田里,冒着被被蛇咬的危险抓泥鳅卖钱,不为别的,只为读书;周末钓鱼、养猪,出租水牛。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他愣是拼了命的活成了自己的伞。记得若干年前,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在大雨中,更需要努力奔跑!他靠着一腔孤勇,读书学习,为自己赢来了一次次命运的转机。就这样,一路失去,一路打拼,一路尝尽了人间冷暖!二十二载寒窗苦读,最终走出大山,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拥有了光明的未来!

        这封信一经刊发,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每一位看过的人都会被这封信由衷的感动到?仔细读来你会发现,这封信字字泣血,却又无一字控诉,你能感受到他对苦难的全盘接受和对点滴善意的无限感激!是的,遇事抱怨,那是弱者的托词;凡事担待,那是强者的坚持!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只有不抱怨的人!

        事实上,当你开始享受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你便不会再害怕深夜里的孤独,你便不会再怨天尤人,你就能发现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然后拾阶而上,走向更高层次的人生。这样看来,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