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溪
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从小孩出生,就希望孩子能处处赢在起跑线上。没上幼儿园之前,就教孩子认字,背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教孩子说英语,等到上幼儿园了,要求就更高了,除了一周五天上学,周末也不放过,报各种培训班,游泳、绘画、舞蹈、钢琴……,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紧凑,大人除了接送孩子还要陪孩子一起学习,终于,能选择全市最好的小学了,考上了最好的初中、高中,还能歌善舞。然后高考,上了一所国内很不错的大学,越发觉得国内教育有些局限,想要出国留学,把想法和父母说了,父母觉得虽然对于孩子一个人出国不太放心,费用也不低,但还是借了钱咬咬牙把孩子送出了国,这样以后在亲朋好友面前又可以夸赞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了,回来就是海归了,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啊。
我相信这样的父母越发多了,而这样的小孩当然是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他们一路看着自己的孩子过关斩将,出类拔萃,最终在国外工作,而此时,他们已悄然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发烧感冒,这疼那疼是家常便饭,然而最怕的是做个什么手术,别人家病床都有子女伴左右,自己病床前除了也已衰老的老伴并无他人,亲朋好友顶多拿点礼物看望一下就走了,而漫长的住院时间还是冷冷清清的,这场景想想就觉得似乎有些凄凉。
并不是子女不孝,而是远在异国他乡的孩子一时半会还赶不回来,坐飞机也要好长时间。再者,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越容易生病,隔三差五有点不舒服,子女不可能每次都请假回来,回来也不可能长期待在身边照顾,毕竟国外还有他的工作。
我一个同事在吃饭时聊到她北京一个朋友,在养老社区工作,看到那些条件比较好的老人,虽然很多老人在一起生活,但是他们无比思念自己远在国外的子女,她朋友和同事得出一个观点:多生孩子,孩子不要求多优秀,普通就好。
这个观点是我从未想到的,仔细一想也的确有它的道理,但是并不是对所有家庭都适用。比如家境很好的可以全家移民到孩子工作的地方,这样就不会有子欲孝而亲不在侧。其他则很难两全,人各有志,所谓优秀的人定义也是不同的,那么你追求优秀的人生也是父母期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