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断地,把收集当成学习,把囤积当成拥有,把浏览当成内化,把信息当成知识。我们获取到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却几乎没有任何增长。信息绝不是放在那儿,等着需要时去查找,就可以了。
信息的真正归宿,应该是让它流动起来。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会把信息写成笔记,存放起来,打上标签,分好类,束之高阁,然后,就在对以后的幻想中,过了一年、两年,直到这些信息失去活性,失去生命力,变得没有价值。
那如何让这些知识流动起来呢?
举例说明,比如说,通过学习元认知这个知识了解到:“利用元认知的益处在于,当我们在做决定时,我们知道自己依靠的是情绪驱动还是逻辑驱动,从而用逻辑思考作出决定和判断,而不是用情绪决定”。我看到这句话,我会把它记在笔记里。
下一步,在定期回顾的时候,我看到这条笔记,就会进一步去查证:这个说法是怎么得来的?用逻辑驱动做决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会把收集到的这些信息,重新写在这条笔记里面。到这就完了吗?没有。进一步,我会去继续思考:这个说法有没有什么不严谨之处?有没有什么毛病?真的适合所有人吗?接着,我会继续思考:现在,这个笔记我已经比较了解了,那么,我可以把它用在什么地方?
到这里,这条笔记的生命周期才告终结。那么,我还有必要留着它吗?没有了。因为关于它的一切,我已经牢牢地记住。即使我记不住细节,我也知道我该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找到它。那么,我就可以说:我将这条信息,成功地转化为了自己的知识。我再也不会忘掉它,因为我知道该如何找到、理解和思考它。
这就是笔记的整个流动过程。
行动是关键。在这整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很简单,是行动。
像上面所说,我先把这句话记在笔记里,再在回顾的时候,通过搜索,对其进行解释和扩充 ,这就是一个行动。下一步,我再去寻求从其他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和思考的信息,这也是一个行动。
正是通过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行动,让这条信息始终处于流动之中,在每一个环节,我都能拓展对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个知识点。这就是最简单的,让信息流动起来,将其内化的方法。
有一个立马可用的小技巧:如果你想将信息内化为知识,真正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那么不妨给每一条笔记,加上一句“行动”。这就是内化信息的本质:将笔记,转化为任务。只有这样,你才能改变思维方式,将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真正化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