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需要坚守自己的决定,一个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选择”的时刻。
--石黑一雄《无可慰藉》
早上提前5分钟出门,就能乘上那班不那么拥挤的地铁。避开了人贴人的尴尬,一大早能稍稍给自己喘口气。
在地铁上开始给儿子发送今天英语作业的抄写范本,末了,还想在最后加上一句鼓励的话,但是打字打到一半又取消了。
我的儿子,今年一升二。按照以前广为流传的经验来说,熬过了小一,后面就会渐渐好起来。可是事实上,我并没有觉得看见黎明,反而一直在黑暗中寻不到出路,我就想被缚在高加索山脉上的普罗米修斯,昨日被消磨掉的鸡娃意志,今日醒来又会按时重新萌生。毕竟我们是“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只能一边羡慕全自动的“别人家孩子”,一边鸡娃间隙在妈妈群里长吁短叹。
做作业拖拉、字迹潦草、专注力不够、口算不佳,包括最近开始排斥做作业、咬手指甲。一件一件的都是老母亲日志上的待办事项,每一样后面的deadline都迫在眉睫。虽然,我很想优雅的像龙应台一样,说孩子你慢慢来,但是他真的一项15分钟作业要做到1个小时的时候,我只想冲过去咆哮。讲道理,触到孩子内心时他潸然泪下,有所感悟,可是眼泪擦干,就好像成功渡了劫一样,欢天喜地依旧我行我素。
周末的时候,儿子被留堂重做作业,我推拖着让爸爸去接孩子不想去面对,但是最终踢皮球的功夫略逊一筹。我只得硬着头皮来到机构门外,深吸一口气才推门入内。我晓得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对话,也晓得自己会有些难堪,我倔强的站在那里,心里握着一点点我是消费者的底气想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蛮横和难搞。可是一切徒劳,问题摆在那里,很多事情并不是花了钱就能解决,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无论到哪里都适用。
出了门,孩子跟在我后面。他是个表面看起来乖巧的男孩,你让他做什么他都会答应,可是暗地里他或许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跟所有人较劲,自暴自弃和报复心理驱使他满满的给自己找了一堆借口,然后依旧我行我素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一堆让人不满意的作业。
我告诉自己,停止你的唠叨吧,那些道理没用,要是说一说就能达到目的,他又何至于如此。也停止你自欺欺人的那套激励模式吧,事实上他通篇作业你一个字也不满意,你又何苦去乔装出一副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喜。我克制不住的自己的挫败感,只能一股脑儿的倒豆子一样呈现在孩子面前,我不想要什么光辉强大的老母亲形象,我只想他知道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一地鸡毛,无力自扫。
你面对他的时间越多,就越不知所措,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很难冷静的思考。这个时候,什么育儿理论都是空泛的,毫无用武之地。这一次,素来不管孩子的爸爸也终于忍受不了,从客厅里冲过来打屁股。也只有当你是个旁观者的时候,你的脑子才开始运转起来,开始思考。
我反复问自己,自己倒底要他变成什么样子?我对好孩子的评判标准是不是只有成绩好这一条?我久久无法作答,一方面我想显得自己宽容豁达,可是事实上我就是市侩到计较他的每一次考试成绩。
他是个有好奇心,而且知识渊博的孩子,他能滔滔不绝的跟你讲什么叫“船吸效应”,我新买了一颗尤加利,我问他知道什么动物吃尤加利吗?他能马上回答是树袋熊,这些都是他自己看书看纪录片获取的知识。可是,另一方面他作业本上字写得很差,单词背过就忘记,口算永远也达不了标,永远停不下来的被各种老师投诉,让你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我还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班主任在讲台上喷着唾沫星子说,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几十年过去了,看来这句话依旧没有改变,甚至小学生就开始竞争如此激烈。你是个好孩子,可是这不能帮助你顺利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强者不一定能生存下来,适者才能生存。适应不了这个大环境,再强也是徒劳。
所以,不必给自己找各种借口了,什么坚守初心,什么尊重天性,都是心灵鸡汤。
开学前的最后一周,我想,我和他大概都不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