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后成长,就越能发现和自己频率一致的人。以前以为很孤单的时刻,原来有很多人都一样,他们也在爱着你爱的那些。
喜欢在书里找寻静谧和共鸣,于是常常会觉得和伟大的文学家们有过交情。知道他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脑子里那奇奇怪怪细腻至极的想法。这种体验,特别奇妙,但又好像没办法分享,所以幼年时代只觉得这本就是妙不可言的东西。
可是直到,看见在班里总是不爱说话,趴在桌子上一页页翻动白净崭新书籍的女孩,好像发现了她的隐私,因为知道她一定也是对一行一行字后的那些细微感受了如指掌。
坐在天台上看书,阳光很足,但有微风,稍稍地有点寒意。在放空无聊的日子里,好像会失去对热闹生活的兴趣,看着曾经的同学生活得那样生机勃勃,不免诧异,自己是怎么了,为何这样寂寥,少了很多青春朝气,以及对美好追求的期待与体验。
还有个喜欢读诗的朋友,她今天也在晒太阳,猛地提醒了我何不到太阳底下晒晒身体呢,拿了本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这位情趣盎然的老头儿,写于上个世纪的所感所想,着实很耐品味。
实在不喜欢那些把读书的意义说得很庞大很高远的话,拿起这白纸黑字就是在听那些曾孤寂过的人在向你谈心,他在说着那些心底最真实的话语,他的天马行空或者奇思妙想。
看谁写的东西,就等于是和这个人认识了一遍。这种感觉就像……就像我们公开地偷看了他的日记,然后还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回想回想,把他的人生感悟融进自己的要走的路里。
在享受文字的美妙时刻,也会窃窃地想过自己一定是不平凡的吧,将来会不会也成为一个文学家,毕竟曾尝过这样的孤寂。
可是一回归现实就知道,这些特别内在的经历,到后来只不过是成为了你交朋友的依据,或许很多年后,身边聚集着的就是年少时同样孤寂的那些个体,而在旁人看来,这只是一群爱脱离生活实际文绉绉的假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