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代文化,众皆曰“诗。”所谓唐诗宋词。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文体“赋”却不为大众所熟知。盖因“诗”乃大众文化,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而“赋”却略有官方文化的色彩,难以口传而名不重。然“赋”于唐一代,却有着相当地位。“唐以赋取士,”想当官?你可以不会作诗,却万万不可不会作赋。
《感旧赋》为唐太宗李世民所作。虽时太宗已老,但行文挥洒间,雄浑豪迈的气势自然而就,不愧为一代雄主!
序文:“余将问罪东夷,言过洛邑,聊因暇景,散虑郊畿。”介绍了此文的背景。谓之:吾正要去东伐高丽,路过洛阳,暂时休息一下,利用这段闲暇,于洛阳郊外散心溜达溜达。而于旧时故地重游,看到少年嬉戏游乐,不由得想起少年时代的岁月来。于是赋文记之。
“惟端扆之餘隙,属凝阴于暮年。”此段正文写出兵伐罪,于洛阳三川之地修整。忆起当年与王世充大战于洛阳。登高望及昔日战场,不由回忆起年轻时顺应天时,弃笔从戎,起兵征战四方,横扫六合的往事。时大隋朝倒行逆施,分崩离析,中原大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天地色变而人神共愤。
“遂收袂而电举,乃奋衣而云翔。据三秦兮凤跱,出九谷兮龙骧。挥宝剑之虹彩,回雕戈于日光。扫欃枪兮定六合,廓氛沴兮静八荒。”王霸之气跃然纸上。写出作者乃顺应天意,撸起袖子就开干。以三秦之地为根据地,征战洛阳而名扬天下。锋芒跃然而出与日月争辉。“电举、云翔、凤跱、龙骧。”用词豪迈,“定六合,静八荒”雄浑大气,这就是年轻时候的李世民,神勇壮烈,战无不胜。这就是一代帝王!武,雕戈映日。文,慷慨激昂。不愧为一代帝王之作!
“怀壮龄之慷慨,抚虚躬而自伤。”而从昔年的三军统帅到帝王宝座。与金戈铁马的军营渐行渐远。时光流逝,虽心怀壮年之志,奈何已力不从心。此处“壮龄”与“虚躬”,“慷慨”与“自伤”,对比强烈,一代帝王的成长史到此戛然而止。由此转折为此文“感旧”的中心思想的抒发。
“观世俗之飘忽,鉴存亡之宇宙。林何春而不花,花非故年之秀;水何日而不波,波非昔年之溜。岂独人之易新,故在物而难旧?岁月运兮寒复暑,日月流兮夜还昼。信造化之常经,孰圣贤之可救!”观世俗之变迁,朝代之更替。花开花谢,水波起落。冬寒夏暑,日月流转的自然规律。预示时光流逝不再回头,即使帝王圣贤人等亦无法逆转,改变。
“于是停舆郊郭,极眺山川,信兹都之壮丽,乃卜宅于姬年。”呼应首段,由凭吊往昔回到现实。“兴亡兮代袭,隆替兮相沿。唯在德而为故,实弃道而难舍。”并感悟到兴亡更替,实为执政是否在德之故。
末端以传说中的神仙及历史上的张骞为例。说明神仙的踪迹和历史的虚名都不过是过往云烟,悄然消失于时光流逝。最后在“对落景之苍茫,听寒风之萧瑟。”的苍凉意境中总结。“扣沉思而多端,寄翰墨而何述!”
本篇文赋结构布局精巧。情景交融,于洛阳郊外的旧时战场风景入手,由景入情,追忆一生戎马倥偬的岁月。由历史的追忆继而转折到虚躬自伤的感慨。感叹时光流逝之不可逆转,隐隐有点对征战高丽的隐忧在其中,或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焦虑紧迫感隐于其中。
太宗自己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观其文赋,既有汉赋之绮丽又兼雄浑大气之豪迈。实不亏为“千古一帝”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