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我想问问大家:“礼赞”是什么意思?

“礼赞”的意思是崇敬和赞美。从题目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作者是要表达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下面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礼赞”的关键句子。

明确字音: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虬枝      婆娑    秀颀

明确关键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2.总结: 通过寻找关键句,我们发现,作者“礼赞”白杨,赞的是他的“不平凡”。

三、细读课文,深度研读

1.联系上下文朗读关键句,思考:从“实在是不平凡的”到“决不是平凡的”,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差异?

分别读出自豪、赞叹、坚定、理性

2.四个关键句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串联在了一起。请研读每个关键句子所引领的内容,思考: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何处?

环境不平凡    外形不平凡    精神不平凡  人物不平凡

四、拓展延伸

提问:作者所赞美的北方农民,指的是哪一群人?

背景链接:从1940年5月起,作者茅盾在延安生活了5个月,他耳闻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这看到了中华民族光明的前途,因此在1941年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笔下挺拔向上、极普通却不平凡的白杨树与作者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因此,作者所赞颂的北方军民,指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不屈的广大抗日军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创意诵读与设计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初步...
    克里蒙姗姗阅读 1,071评论 0 1
  • 一、教学思路 部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 散文以包蕴万千的内容,丰富的哲理、精深的思想、巧妙的语言成为...
    氤氲兰香阅读 8,578评论 1 15
  •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研读文本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作者情感的微妙变化。(教...
    南山采薇阅读 726评论 0 7
  • 聚焦象征 纵深开掘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 文|张爱林 【教学设想】象征,作为一种表...
    小鱼003阅读 6,360评论 0 2
  • 西北高原上有一种极普通的树,它没有绿树成荫,没有繁花似锦,而茅盾先生却满怀敬意地为它写了一首赞歌。这首赞歌就是我今...
    安_5b48阅读 4,67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