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的今天,当自己再一次回忆小时候陪伴自己成长的一个个童话故事时,很多已经遗忘,或者已经无法让自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然而《小马过河》却依然常读常新。
对于小马过河的故事,每个人都读过,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一匹小白马在驮着面回家的时候,路过一条河,可是河水究竟有多深呢?他自己吃不准,于是他问小松鼠,小松鼠说,这条河太深了,我朋友就是在河边玩耍,失足落水后就再也没回来。可是当他问大水牛时,水牛却说河水太浅,不值一提。小马纠结半天,决定还是自己试试吧,当自己走到河中心时,才发现,原来河水既不像小松鼠说那么恐怖,也不像水牛说的那么不值一提,对自己的个子而言,水深刚刚好。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自己尝试才能得到第一手的经验。
这是每个人在听到小马过河这个小故事时都第一能想到的,也觉得自己真正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然而,当我们真正去看看身边的每一个大小事,却发现,真正随时记得这个小道理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多。
在这个人和人链接越来越频繁的时代,我们会越来越容易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草根”成长为大V的榜样。于是很多朋友开始焦躁,开始心神不宁。为什么他能两个月就成为大V,到哪都有人叫他是大神,有人膜拜,我怎么可以做不到呢?但这时候,很多人只看到对方在人前的光鲜,这份光鲜若加之于自己,那是何等的荣耀啊。但自己是否又曾想过,对方在做成大V之前的几年甚至十几年是怎么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呢?就像写作一定不仅仅是学会写作技巧一样,一个写作达人,其写的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是他独立的思考,是夜以继日的思考才有的结晶。这份思考的深度,和我们自己的思考深度的差异,就不是一朝一夕的通宵达旦能弥补的了。
另一个更直接的例子是投资,在参与投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说有人砸了多少钱在某某项目上,有人在某某股票里赚了多少钱。那个金额往往是你工作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然后我们会有一种幻觉,好像自己也会有那么有钱,自己也敢去把等额的资本投进去,等着项目分红。然而资本的量级差异真的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血淋淋的鸿沟,那些我们在羡慕的操作手法和投资金额,可能只占对方总资本的一个很小的百分比,然而,却是你的全部身家。这就像首富那句经典的段子“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却可能是当前的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大目标。这时,如果我们不顾及体量差异,就盲目跟进的话,也许别人都在赚钱,而自己,却在赔钱,甚至时时刻刻有破产的风险。
人的成长是遵循复利原则的,哪怕每天能进步10%,那明天的自己也只是今天自己的1.1倍。我们在当前这个阶段可以接受的知识,和能用于投资的金额,也总是一个限定的值。这就像在小学时期的自己,最多能达到的限度是看懂初中的知识,然而如果直接看微积分,或者考研英语,恐怕要吐血。
在英语学习的世界里,有一个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其中有一条很基本的原则就是,自己的学习资料相对自己当前的能力最好是N+1,这样自己每天都有进步,还不容易被吓到而半途而废。
这里的N+1原则,其实就是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以这个作为基础去衡量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和要达成的目标。不要人云亦云,适合别人的东西,可能对自己而言太容易,也可能太难。很多时候,虽然我们在一个群体中,但因为每个人专业背景的差异,在完成同一件事情上,其实差异非常大。不要因为别人比自己强而沮丧,也不要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得意。冷暖自知,只要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有进步,明天比今天更富有,就值得去努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