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质性研究,如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等研究方法逐渐深入人心以及在新形式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视,幼儿园对教育教研工作促进教育水平提升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认识和新需求。幼儿园课程观摩与研讨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所以,教学活动的观摩和研讨成为许多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也促进了幼儿园自身的发展。幼儿园教育研讨、评课、观摩优质课等活动成为了以点代面促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教学活动观摩、研讨。有些幼儿园老师称之为看课、抠课、磨课——这很有道理,优质幼儿园活动都是集体智慧磨出来,鸡蛋里挑骨头抠出来的!优质课评课活动不但有形式,有内容,凝聚了教师团队,更是一种要求发展的精神,甚至成为了一种幼儿园组织文化。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都从中得益!
笔者也参加过不少这样的活动。也受益匪浅。积累了间接经验,促进自我经验和观念更新,促进自身教学效果的提升!
但在轰轰烈烈的评课、观摩活动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过程做得很实,但是最后评价和反馈却做得不够实。也就是说,扣和磨课环节做得很扎实到位,主要表现为教师实践的方面做得认真,但评课和反馈却显得疲软,不够专业、不够认真、不够严格、不够高度、不够格。
(一)不够专业。不少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以及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幼儿园。在做优质课评课的活动中,不够专业。因为专业教师的缺乏,评课人员都是非专业或者未经专业训练的,仅仅是因为幼教经验丰富,是骨干教师就担任起评价的任务。这显然是不够专业的。丰富的经验固然可以对新手教师、青年教师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很快就会遇到能力提升的瓶颈(经验的有限性决定的,所以才需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且经验是具有很强个体差异性的。可以借鉴,却未必能用。未必适合每一个老师。所以,还是得以理论为实践的指导。理论结合实践,评价才具有专业水平,并且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长期指导实践。只有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专业理论只是体系、观念体系才能做到“评而后不评”、“带(老带新)而后不带”,促进教师自我提升与发展!
(二)不够认真。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教师都对观摩研讨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清楚。为作而作。为了完成任务而作,为了应付检查而作。并不是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和能力提升而作的。所以观摩、研讨和评课活动推进困难,教师不愿参加活动,畏难,临时抱佛脚地准备活动,直接影响研讨和交流的效果!难以发挥活动作用!这主要还是教师的观念和认识问题在作祟,也是不够专业表现!
(三)不够严格。主要体现为“老好人”思想。评课中怕得罪人,说好话、说优点。不说问题或者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这是良好的幼儿园组织文化没有形成的表现。属于管理方面的问题!
(四)不够高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不够专业,难显高度。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引,评价拘泥于小细节。没有关注整体,没有上升到理念层面。笔者参加过一个市县级别的多幼儿园参加的观摩优质课比赛活动。但是邀请的评委是县市机关幼儿园的园长。不可否认园长通常都是执教经验丰富的教师,但能否担任起评价任务,启迪人的思维,帮助教师专业提升却未必。笔者听到一个园长是这样评价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大班)。教师教学内容中有一个场景是这样的:课件展示一幅画面,烟囱林立,污染了环境!老师问孩子要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天空变蓝呢?然后孩子们各种答案,什么用盘子把烟囱盖住(画面上烟囱就是盘子大小,也符合孩子认知个思维),让大风把烟吹走等等。这位园长在评价的时候不是说目标实现情况、组织形式、内容、引导是否有问题、孩子表现如何…而是说,老师准备的图片烟囱太小,所以孩子说用可以盘子盖住。说老师为什么没有跟孩子解释盘子是盖不住的……这样的评课是没有高度的,肤浅的。这样的评价是没有意义的,甚至都没有搞清楚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而去关注细枝末节了!细枝末节方面,只要随着老师经验的积累就会逐渐改变,而理念的错误,认识的肤浅,专业缺失是不会随经验而丰富的!足够专业才能足够细心。作为优质课的评价,若不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从全局出发给予指导,甚至教师连为什么要这样“细枝末节”都难以明白。或者光扣细节而忽视了目标和幼儿!
第二个没有高度的表现是,活动的深度太浅,低层次循环重复!教师观摩完后,没有对反馈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没有专家引领,缺乏总结和梳理,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提升,再次活动,臻于完善的过程。
(五)不够格。这主要是指所在幼儿园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来进行优质课的观摩研讨!这类幼儿园面临的主要在生存困境问题。所以一般对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观摩和研讨也不关心。
以上是当前一些幼儿园在组织活动观摩研讨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其中不够专业是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改变这些问题,还得从专业入手,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国培、转岗等项目培训),参加专业讲座、专业学习、向优质幼儿园学习,参加专业进修等。一方面让活动更专业(有专业人士参加),另一方面让评价者更专业,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