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上摇啊摇,终于摇到漠河站。天空飘着小雨,气温很低,当地人跳着秧歌欢迎我们,这样的场面有点感动。大家改乘大巴,一上车导游硬生生的说:“别动”,我以为是打劫,吓得举起双手,团友刘哥是葫芦岛人,急忙解释缘由。
趣事一件,平添笑料。一路舟车劳顿,披星戴月赶路,终于抵达北极村。我们下榻的地方有点偏僻,住宿条件很一般,本想好好的洗漱一番,愿望再次落空。零下的温度,赶紧上床睡觉,半夜被冷醒,原来旅店早就把暖气关了。
我一米七的个子,被子连脚都盖不到,但人实在太困,只有缩成一团熬到天亮。一大早起床,问店主铺盖为什么这么短?她说这是夏天的铺盖,这两天突然降温,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听了她的回答,我是哑口失言,差点就晕死。
清代美食家袁枚云:“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而这里的小米粥虽然好喝,但清得来倒在石板上,连狗都撵不到。吃了早餐,冒着严寒,大家整装待发,前往北极沙洲。
北方的天亮得早,乘车直达停车场,跟着导游前行,行走木质栈道。虽然是夏天,大约在冬季,这正是:天朦胧,地朦胧,睡眼惺忪人蒙瞳,山朦胧,水朦胧,北极沙洲晨雾浓。走过一座桥,穿过一片林,来到了神州北极广场。
站在广场上,环顾四周,一座巨大的雪雕作品已经面目全非,一块天然花岗岩上刻有“神州北极”四个大字。这个石碑与三亚天涯海角景区的“南天一柱”奇石南北呼应,是北极村的一个象征性标记,成为中华北极的标志性建筑物。
看着黑龙江江水静静地流淌,却不见对岸俄罗斯的真容,难免有点遗憾。天不随人愿,心中有感慨:起早遇上大雾天,树披白纱水生烟,地上积雪渐消融,太阳公公躲云间。冰天雪地,冷得打颤,此地不能久留,迈步活动筋骨。
返回途中天空放晴,站在桥上左顾右盼,夏天的北国风光依然美丽。废弃的吊桥,残破的游船,平添了几分萧瑟;葱翠的草木,悠闲的老牛,增加了几多生机。有道是:冰融雪化,绿地碧水芳草地;烟消雾散,蓝天白云艳阳天。
北极村有玄武广场、金鸡之冠广场、北字广场、北极定位广场等几处景观,且距离相隔不远,游览也用不了多少的时间。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但导游只带大家去了神州北极广场,只字不提其他的景点,把大家烧得闭眉闭眼。
中国最北一家是典型的俄式“木刻楞”民居,中国纬度最北的一户人家,成了游客的打卡之地。这里还有中国最北客栈、中国最北厕所、北极驿站书屋等,“北”是这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在这里游荡,简直是掉进了“北”堆里。
最北一家的门窗关闭,谢绝游客参观,挂有门联“汇东欧新奇,聚漠北特珍”的购物店可以进入。店内面积不大,商品琳琅满目,既有套娃、水杯和巧克力等俄罗斯产品,也有木耳、松子和干蘑菇等兴安岭山货,在里面随便逛了逛。
早晨七点乘车转场,沿途风光尽收眼底:路上冷清清,大红灯笼高高挂;郊外静悄悄,几抹烟雾袅袅升。在北极村里打卡,街上除了游客外,很少见到当地人。中国最北邮局也称为圣诞邮局,其邮戳弥足珍贵,是游客必来之地。
邮局已经开门营业,大家纷纷在邮局外拍照留影,有心人给家人或朋友寄送明信片。紧邻邮局的是中国最北客运站,从漠河县城发的班车最远就到这里了。那老旧的建筑是漠河供销社,也称北极村供销社,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极村,以“北”字命名的商家匾额随处可见,处处彰显我国最北边陲文化,就连公路对面的北极冰蓝莓酒庄,也被冠于中国最北。我们在村子里短暂停留,只在这个十字路口转了转,也算找到了北,就当是阿Q,自我安慰一下。
北极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闻名遐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随着这个边陲小村的旅游开发,这里是家家皆商,已经不再那么淳朴,不再那么纯粹。今天就此打住,改日再说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