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名“不合格”的父亲。
我的祖籍是温州的,大家一听温州人都知道重男轻女的思想会严重一点,老家那边必须是生到男孩子才算是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所以我上面有大姐,下面有小弟,我排第二。
从小时候的记忆起,父亲和大多数普通的父亲一样,不苟言笑、严肃,只有看到小弟时才会露出一点笑容,到哪里也都爱带着小弟,对于那时敏感自卑的我来说,越发觉得父亲只疼爱小弟,而大姐因为是家里头个小孩,非常外向,感觉只有我是若有若无的,所以我只有通过拼命学习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从幼儿园记事起,我就一直担任着“班长”一职,每个学期拿回一张张的“三好学生”奖状及班级前十的成绩单回家时,总是无比期盼能够看到父亲为我笑一次,可是却一次次的失望,每一次父亲都是看一眼毫无表情便转过头忙自己的事情,却每每对着没有拿回任何奖状和成绩普通且调皮捣蛋的弟弟展颜欢笑,让幼小的我愈发觉得成绩再好也没有用,还不如做个“坏小孩”来的轻松。
所以我学会了看漫画、看言情、看各种各样新奇的故事文刊、买各种各样的韩星杂志、听五花八门的磁带当消遣,零花钱有限,甚至学会了偷拿父亲口袋里的钱,一开始一元、五元的,后来十元、二十元的发展到后来上百元的拿,而且还自作聪明的从来不拿整数,都是有零有整的拿,并且都放在随身的一个小包包里,连吃饭都不愿意放下来,为此我还沾沾自喜了很长一段时间,认为自己的技术天衣无缝了。
终有一天,可能是拿的狠了,事情败露了,父亲非常生气的拽开我藏钱的小包,把钱全部都扔在地上,我瑟瑟发抖却又感到十分委屈和不服,他质问我“为什么?”,我用尽所有的力气哭喊到”你就只疼弟弟,从来都看不到我,不管我为什么还要生我?“,父亲当时就愣住了,一句都没有说,只是自己默默搬了个椅子,默默地坐在上面,抽了好几根烟,最后扔了个铁圈在地上,留下一句“圈子站好,没有我说话,不准离开!”就回屋了,那时已是深秋了,夜晚的寒气阵阵,我老老实实的站在小铁圈里,冻得直打哆嗦,可一声也不吭,十分倔强且毫无悔改,母亲喊我回屋,我不肯,冻死我算了,刚好没有什么留恋,我又没做错什么,后来是冻的没有知觉了,大姐和小弟把我扶回了屋,好半天才缓过来。
这个事情后,我再也没有乱拿过什么钱了,可是我和父亲的隔阂却也更深了。
之后的大学、工作我全部都选的离家远远的地方,越远越好,没有父亲的地方,就不会有失望,也不会有伤害,更不会有奢侈的期待…。父亲当时不肯,后来我在地上长跪不起,几乎一天一夜,在父亲愤然一句“以后你再也别想回这个家了!“以及我倔强的一句”不回就不回,我不稀罕!”气话下,我离开了家,可也落下了关节疼痛的毛病,每到寒冷来袭或者暴雨到来的前一晚,膝盖总是会隐隐作痛,仿佛也是在回忆些什么。
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怎么回家,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我才知道听外婆说我刚出生不久家里一度商量把我给送掉,送给山东一户没有孩子的工薪家庭,那边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迎接我的到来,临了父亲到跟前变了卦,说“再苦再难一家人也要在一起”,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被留了下来,拥有了一个普通人的完整生活。而父亲对于我的一切严厉,源于他作为有5个弟弟两个妹妹的老大哥,他不擅长和人沟通,需要坚韧果敢、以身作则,对弟弟妹妹也都是严加管教,我的内向敏感,他更是不知如何处理,便和万千普通的父亲一样,选择什么都不说,孩子们长大后会自己明白的这一“社会通则”,默默等待时间的答案。
刚好前几天看到了条微博热搜,叫做“建议父母持合格证上岗”,一时间感慨万千,人的不断成长就是不断的与自我和解的一个过程,我的父亲,虽然是第二次做父亲了,可仍然没有什么经验啊,他就是普普通通万千父亲中的一员,做人干干净净规规矩矩老实本分,没什么大本事,却朴实无华且严肃认真的以身作则,培养着千千万万的少男少女们,没有什么合格不合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回想起来,正是小时候的这种羁绊才让我养成独立自强、懂事能干的谦逊性格,做事永远知道为他人着想,内心丰富细腻且抗压能力大,我现在正迈步在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向着自己纯真的梦想一步步慢慢接近,步子很慢,却认真、有力、踏实。
我的父亲,是一名小时候我认为的“不合格”的父亲,却也是一名普普通通却又不平凡的父亲!
时光啊,希望你走的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我的父亲,来找回属于我们的时光!虽然姗姗来迟,却一定不会缺席的只属于我的父爱啊!
马上到周末了,带上瓶父亲最爱喝的二锅头,一盘自己亲自炒的花生米,回家听一听那些年错过的时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