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各个大号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内容,以满足各位妈妈的仁爱的心。
可我太冷静,总是习惯泼冷水。
大家都知道母爱很好,给多一点也没问题。但是给太多了,真的就有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让我想起,现在大家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有问题吗,不对吗?
赏识教育是对的。但是如果大家能知道赏识教育的起源,就更清楚明白一点。
赏识教育主要是由一位名叫周弘的老师提出来的,而这位周老师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和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
其实,在这里就可以看到,赏识教育对那些本来就处在逆境当中的孩子,真的是非常有效。如果家里的小孩子比较内向,当然内向是由环境造成的,更主要是由家长的严格管教导致的,因此赏识教育对于这些家庭,特别有效。
说白了,是平衡,说的更玄一点,就是中庸。
而现在大部分家庭教育问题,并不是对孩子太严格,而是对孩子太放羊了。如果这样的环境还要用赏识教育,那未来这些孩子就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因为从小就没被管过,所以内心没有界限,做事就容易出格。
话说,就是在这个节日里,我看到一系列教育孩子的言论,主要是关于世界观。大部分都很正,就是一个观点,我是有不同看法的。这个观点就是:
孩子给家里做家务父母要给钱吗?
我个人认为,干活给钱是沒问题的,主要看家长如何引导。
如果想孩子未来从商,就要让孩子有偿做家务,当然也有副作用,孩子会变得很现实。
如果想让孩子未来从政,进入体制内,就要让孩子无偿做家务。这也有风险,万一孩子进不去体制,这种做法,可能在商业社会比较吃亏。
当然如果要锻炼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可以换个法子:
不要逼他吃饭,吃饭时间过了不吃,就算他再怎么喊饿也不管他。
自己穿的衣服让她自己洗,如果她不洗就没衣服穿。
道理都懂,但是真正要做到,就会考验人的本性。因为中国人太爱面子了,孩子一哭,妈妈要么心软,要么怕身边的人说她不爱惜孩子,往往就坚持不下去了。
但是如果真的内心够坚强,妈妈们将会收获一個生活自理的小孩
你偶尔请他吃他喜欢吃的,带他去公园玩,他会真心跟你說谢谢,如果礼物足够大。会感动到哭。
当亲戚朋友问孩子怎么这么懂事的时候,你可以傲娇的说,我随便养。
其实真的是随便养吗?
当然不是。
所谓的随便养,是有目标的养。
到底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依赖感很重的人,还是一个独立的人?
如果是前者,就可以多关心孩子,什么事情都帮他做,让他习惯了有你在身边帮她拿主意,以后他长大了就自然都听妈妈的。
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人,就要让他从小就开始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
只要他能独立思考,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举个例子,爱迪生上小学三个月就退学了,因为他听力有障碍,所以不太听的到身边的人的话,只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是爱迪生问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上来,结果老师一生气,就骂了他。而爱迪生的妈妈南希就因为这一顿骂,就让小爱退学了。
而即便是这么有勇气的妈妈,对于爱迪生的教育,除了关爱,还很注意启发他思考,而不是直接给知识让他死记硬背,强行记忆。
比如一个常识问题“为什么鸡妈妈能孵出鸡蛋?”妈妈会让爱迪生自己思考,甚至在他提出要自己孵鸡蛋的时候,并没有拒绝他,还要鼓励他尝试。结果当然是失败了。但是正是这样的失败,才让爱迪生有兴趣去翻阅各种资料,主动去学习各种知识。
这种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习惯,伴随着爱迪生的一生,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话说回来,到底应该用什么样方法教育孩子更好呢?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正确的路,所谓的正确,要看目标是什么。
正如去北京和去西藏的路是不同的,但是并没有对错。
如果要去北京却选了去西藏的路,那就是错的。
教育孩子也一样,
如果想孩子未来能在国外生活,那就要可以用西方的教育方法来教育,放羊多一点;
如果想孩子未来留在国内生活,就要用国内的方法来教育,严格要求多一点。
但是多一点,不代表无止境的放羊或者无底线的严格。
还是那句话,平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