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朋友圈三年多了,我从一开始一年都不发几条到现在几天发一条,反映了我看待朋友圈的态度不断变化。
我发现朋友圈真是一个神奇的场合。它即是一个公共场合,又是一个个人空间——当我们发表状态时,它是一个公共场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舞台;当我们回顾时,它又成了记录过往言行、感受和见解的见证者。
有次回家,我奶奶忽然和我说,你去庐山是不是遇到一只老虎了?我惊讶地说没有啊,我看到的是只大花猫,奶奶你怎么知道的。奶奶告诉我,她听哪个亲戚说的。嗷,原来我亲戚有我的微信号。当时感觉挺好,没想到我这朋友圈都发到时刻关心我的奶奶眼里。哈,朋友圈有时就是这么强大。
朋友圈也很复杂,它反应了很多很多现象。其中有一个就是这发朋友圈的心理现象。我记得,小学语文老师曾和我们说过,你们这些学生啊,一开始上学都很活跃,为师我一提问你们齐刷刷地都举起了手。而每高一个年级,举手的人就越少。到了后来,没有人举手了,为师我就不得不点名提问了。
我发现,很多人在朋友圈也是这样。刚来朋友圈时,经常发些状态,随性表达自己,只是为了表达而表达,很是纯粹。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慢慢沉默,甚至无影无踪。
那这是为什么呢?我又想起很久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赶集路过一个村庄,一开始年幼的儿子坐在驴子上。
有人看到了就说:啊呀,小朋友,你老父亲一把年龄了,你快下来让你父亲骑,要尊老啊。于是,儿子下来让父亲骑了上去。
过了一会,有人又看到了就说:老先生,你这幼子这么小,你忍心让他走路,你坐在上面?父亲想了想,觉得也对啊,于是又让儿子也上来了。
没过多久又遇到一人:哈哈,你们啊,这驴子这么瘦弱,恐怕骑不到家就被你们累死了!父子望了望驴子,于是这次索性两个人都下来,牵着驴子走。
原先听这个故事时,哈哈大笑时我感觉这对父子比那驴子还蠢。后来才明白,这对父子并非脑袋不好使,而是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和评论从而扭曲了自己。
随着自己不断长大,也越来越接触到像这样骑驴的场景,也因为自己太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干过不少蠢事。
就比如,我一开始上初中时,教室门有一把我从来没有开过的锁。当教室门关着的时候,我从来不敢去开这把锁。因为我担心我万一不会开这把锁而被同学们笑话。为此,很多次上厕所都是组团去,并且让别人开路。现在想想,当时好傻好傻。
其实,很多这些其他人的感受完全是由自己假想出来的,实际上是自己揣测他人的心理来对自己发表的感受。也就是自己想别人是怎么想自己的。说到底还是自己在感受自己。而这种感受往往很失真,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下。我们一般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所以觉得自己很受其他人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大多数眼中别人都是一个群众演员,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已。
曾经有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者在参与者的脸上画上逼真显眼的疤痕,让他们到公共场合走一圈回来并谈谈他们所看到他人对参与者的眼神和表情。所有参与者回来后都反应自己备受白眼嫌弃,有人甚至心情沮丧。但事实上,实验者在参与者出去时已经偷偷将疤痕去掉了。也就是说,这种感受完全是无中生有,完全是自己对自己的感受。
那么那些阻止我们越来越少表达自我的朋友圈状态的原因是否也是像这样的自己对自己的感受?
和小学生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都能感知到他人或众人对自己的感受。或许这些人可以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常因为他人的感受而轻易改变自己,就像那对父子。
第二类人则是知道他人的感受而不轻易改变。人们对万事万物都有所感受。动车之所以可靠,有一个原因是它不会因为人们对它的感受而脱轨。一个坚定的人应该也是这样。纵然知道人言可畏,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正确原则而不为他人感受所左右,依然保持自我的言行,不可以不说这是一种勇气。
还有一类人,一贯潇洒,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坚持原则,因为他们认为感受务虚,原则务实。他们这样人在这上不需要勇气,不需要坚定,一切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小小朋友圈也应该有这样的三类人。
虽然我不是第三类人,但我一直都希望成为。我之所以越来越多在朋友圈表达自己,是因为我觉得朋友圈是一个锻炼自己很好的舞台。我时常想,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有所成就,要常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要敢于突破人们的感受做些事情,那么必须早做准备。而朋友圈发表些东西应该是这准备的第一步,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且,我发现朋友圈也是一个实验室。我以前喜欢在微博上发些见解,但基本是自言自语,没有反馈。后来我越来越向朋友圈转移。朋友圈时常回复正是一种很好的反馈,它会告诉我哪些形式是受欢迎的,在别人角度又是一个怎样的思路。另外朋友圈一个自我表达好去处。我时常假装自己是一个业务作家,写写东西,娱乐大家,锻炼自己,又不断激励自己的写作,加深别人对我的了解(至少可以让朋友间有更多话题),发扬了一下互联网时代的雷锋精神(重在有价值的分享)。这样看来,何乐不为。
有人说,朋友圈都是伪装,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这我肯定是不同意的。试想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公共场合下,这个人的表现都会有所改变,人毕竟很大程度是环境的产物。
以前,我不常发朋友圈,大概我是一个谨慎的局外观察者。而现在,我常发朋友圈,大概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实践者。所知道的对不对,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只有经常去试一试才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你不当局去实践,你怎么会下棋,又怎么能跳出棋局成为视野更开阔清晰的旁观者呢?中隐隐于市,我倒是很期望能隐隐于这朋友圈。我只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爱尝试自己所知道的实践者。
朋友圈啊,还是简单些好,多一分随性潇洒,少一分感受顾及,再坚持些内心原则。想表达就表达,想在朋友圈发状态就发状态,顺便发扬下互联网时代价值分享的雷锋精神,应该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或许是神奇,或许是复杂,或许是一个舞台,或许是一个实验室,也或许是个时光穿梭机,你有怎样一个朋友圈,很多年后再回顾,或许就会发现自己就是怎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