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工作计划怎么做?
其实无论是什么计划标准都是一样的,找到了方法之后直接套用就可以了。
我推荐SMART原则,然后会结合我的案例和大家分享我是怎么制作的。
SMART原则
目标明确(Specific)、可以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
目标明确
目标是量化、数字化。例如:销售1年销量1000万营业额,而不是我的销量要高一点,具体到一个明确的数字,有人可能会说我是做技术的,怎么设定目标呢?例如:从初级达到高级,要学会什么技能。
明确的目的是可以看到想要的具体东西,有可衡量的标准。
可达成
可达成有两方面:
1、目的要能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2、目的必须要有挑战性。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在给自己设定挑战目标的时候,愿意给自己留有余地,还没有去做就被困难打到,没了动力。
可达成的目的是给自己实现目标的信心,保有热情,增加动力,推动目标的结果。
可以衡量
实现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进行定期的追踪。因为衡量是对目标达成的依据,例如:实现1年1000万营业额,平均每个月要销售多少。技术达到高级水平,每个月提升到什么程度。
可以衡量的目的是可以看到你的阶段性进展。
相关性
相关性是实现这个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例如:1年达成1000万的营业额,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吃喝玩乐,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低,那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意义也不是很大。提升营业额就要找有需求的人,或者有间接需求的人。
相关性的目的是做推动目标实现的事情,避免做事情事半功倍。
限时性
限时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结果,例如:1年营业额是1000万,你每个月的营业额就是840万,1个季度的必须要达到250万。
限时性的目的就是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轻重缓急,拟定目标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完成目标的进度,掌握项目的进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我的10月成长计划表
因为目前待业中,就和大家分享我的10月成长计划,方式是一样的。
目标
首先是我的目标,有主题方向和量化,主题是避免离目标越走越远,量化就是数字,因为数字可以看出具体的差距。
阶段性计划目标
有了总目标就要分阶段的目标,1个月的时间可以分为周和天,定期的复盘跟踪进度,调整计划。
有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没办法看书,就导致少看1本书,距离目标又远了一步,那就在1周的节点上追赶上来,1周7本书的结果。
当然也有给自己目标太高的时候,之前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1篇文章,虽然可以完成,但是质量不高,因为初稿就用了2个小时,修改的时间更长。
因为每天都做时间记录,看到了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分析出了做事效率,和每天的进度情况,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我从每天1篇的效率,改为了每周1篇的结果。
1个月的时间阅读28本书、输出28个思维导图、分享4篇文章这就是目标明确、限时性、可衡量、可达成的。
我阅读职场书籍可以帮助我提升职场知识的输出,这就是相关性。
所以无论是什么计划都可以套用这个标准去做。
下篇预告:工作中为什么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