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非常静距离》里杨幂自爆她怀孕7个月还在拍《小时代》,身材保持得很好,基本上看不出,产后也恢复得很好,原因是她对吃东西没什么感觉,用她的话说“给口吃的,能活着就行”。
这也就是胖子和瘦子的区别了。
我之前一个月瘦20斤的时候,过程比较艰辛,但是瘦下来之后,明显的食欲减小了,一两米饭都嫌多,水果蔬菜吃的比较多,但相对以前,量还是挺少的。对零食之类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有就吃一点,没有就不吃,自己也觉得很正常,人生的追求那么多,吃东西根本不能满足更高的精神追求。
也许大部分瘦子都是这样想的,在他们的观念里,觉得吃东西是为了活着,而对于吃货,活着最美好的享受,就是今天吃啥好吃的。
后来由于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不得不逐渐回到原来的体重,饭量大增,零食买的也多了,对于自己体重的监控也不那么严格了,对于美食的欲望也强烈起来。甚至有时候周末是由于美食而美好的。
减肥的书看多了,逐渐理解到,少吃的概念是因人而异的。我体重120斤的时候,觉得自己吃的也不多,但减下去再回来会发现,瘦子绝对吃的要比胖子少几个数量级。
我爸不高,体重160斤,一眼看去胖胖的很可爱,他又喜欢做饭,大厨师的样子,亲和力更高。但是他40岁就高血压,十几年不能停药,每次让他少吃点,注意健康,他都特别委屈,“我每顿饭只吃两个小馒头,不常吃肉,菜吃的多,就是减不下来啊”。
可是你要是跟胖人吃饭,你会发现他的饭量确实比较大,他眼中的“小”“少量”“多一点”,跟瘦子心目中的标准确实差距很大。
我一个168cm,46kg的美女朋友,她吃饭会跟大家一起,才小半碗就说饱了,说自己已经吃的很多了,她们眼中的“很多”,也是用自己的标准也界定的,别人不理解也会很嫉妒的。
有本书叫《运动饮食1:9》,是一个健身教练写的,他指出,减肥的话,运动只能是辅助,占决定作用的是吃什么吃多少。他提倡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像玉米,芋头,南瓜,土豆之类的粗粮。
我们要吃的是真正的食物,而不是食品。像超市包装的加工食品,那都不是食物了。所以他建议我们去超市吃的,最好买比正常价格贵三倍以上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原料更新鲜,营养价值更高,保存条件更好的产品,自然价格更高。
这样你的心理满足感会提高,购买次数会减少,下次由于想要节约预算也许会减少买零食的行为,这样慢慢来,一点一点把自己错误的饮食方式纠正过来。省了钱,减了肥,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事,一举三得。
减肥,有时就是一个观念的改变。
当你想要健康,想要美丽,想要控制自己人生的决心,超过了想要即时享受眼前美味的时候,你一定会成功的。
减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战。
一句话概括,你的愿望有多强烈,实现它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决心坚定了以后,具体操作就简单了,科学饮食,建立好习惯,向身边身材好的人讨教,或者看《胖是因为你吃饭太快》《我的减肥日记》《少食健康》《吃到自然瘦》《养瘦》《一瘦就瘦一辈子》之类的书,下载薄荷APP,写饮食日记,每天测体重,测腰围,坚持半年形成习惯,这个目标也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