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3,看到这本书名,好奇心促使自己点开按钮听了起来,"二十四小时这么短暂就发生了一切,二十四小时又那么长足以让一个女人铭记一生"。书中的某一时刻也许可能你有经历过,那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品读。
关于本书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告诉我们,爱情没有对错,只有发生与不发生,一切的一切都出奇不意又顺其自然。如果一开始两个人就站在不对等的关系上,他们之间的爱情还能继续下去吗?如果你不喜欢他现在的样子,让他变好,是不是就能让这段感情更美满了呢?当一个女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她内心想逃离她现在所处的阶段,她想改变这一切,唯有不顾及后果地重新开始。这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一场赌注,懂得下注的人,也应该懂得抽身离场。
关于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在他的一生中作品众多,并广为人知,30岁时出版了以青春期萌发的儿童视角去了解成人世界情欲的秘密为题材的小说,41岁时出版了这本《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他的作品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他将心理分析应用到小说人物中,从人物对情感的患得患失,到情欲的占有和拒绝,茨威格都将人物心理生动的展现出来。
本书的金句
1、一个女人一生里确实有许多时刻,会屈服于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不但违反本来的心意,又不自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形实际上明明存在着;硬不承认这种事实,不过是惧怕自己的本能和我们天性中的邪魔成分,想要掩盖内心的恐惧罢了。
2、有一种女人,多年来对婚后生活深感失望,内心里因而已有准备,碰到任何有力的进攻就会立刻委身相从。
3、如果我们能够下一次决心,找到一个什么人,将我的一生里那一天的经历对他痛快地叙说出来,这样也许能结束我这种毫无意思的空白追忆和纠缠不已的自怨自艾。
本书的核心内容
一、施舍是情感的一部分吗?以改变对方为目的的感情,会有怎样的结局?
人往往越害怕寂寞,越喜欢往人群里钻。C太太42岁那年就来到这里,疼爱她的丈夫已去世,她疼爱的儿子们不是在军队服役就是在大学念书,她想摆脱内心的绝望,观光赌场成了她消遣的方式。
C太太的丈夫生前曾对揣摩手部意义有着极大的兴趣,并把这个方法教给了C太太,以打发无聊的消遣。很快C太太把这个方法用在观察赌徒的手上,盯着他们的手,留神那些手的特殊动作,观察他们等待、抓取和踌躇的样式,竟能让人识透一切:贪婪的手、挥霍的手、老谋深算的手、思前顾后的手,有的残暴猥琐、有的诡计奸诈.......这一双双手无不流露出赌徒的心性。
C太太被一双手吸引住了,那双饱含充沛情感的双手上面,是一张急切紧张、惊心动魄的脸,一个年轻人的脸。他输上了手上所有的筹码,全身失去力气般地离开了。内心的波动驱使着C太太的脚步,她要跟上这个将要走向死亡的年轻人。
“我一定要挽救他!”C太太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去寻死。
然而在C太太为年轻人安排好住所后,他就像个婴儿依恋母亲般,对C太太表现出了亲昵,C太太好不容易把他拉上一个安全的栖息之所,却没有勇气推开他。最终不得委身于他。
二、如果爱情变成一厢情愿的奋不顾身,该如何自处?
关系变得亲密的两个人,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后,C太太把钱交给年轻人,只要他能顺利买到火车票,送他赶上晚上回家的火车,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这也是C太太最期待的结局。
C太太在挽救年轻人这件事情上,充满了价值感。“他需要我,他离不开我”这个声音萦绕在她的耳边,如果眼前这个人有一丝丝挽留的举动,她一定会奋不顾身地跟他走,去天涯海角。只要彼此在一起,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她心中突然升起一种信念,她想要奋不顾身、无牵无绊地离开这里,只为成全自己的心。此刻她只想和年轻人在一起,她匆忙地安排好一切:她想要告诉门管,她要搭乘当晚火车离开,叫来使女帮她一起收拾行李,同时幻想着如何在火车上出现才能给年轻人惊喜。
三、当感情遭遇背叛,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C太太还是错过了火车,在车站大厅里,C太太落寞的身影在那儿,听不到四周嘈杂的声音,此刻若能痛快地哭一场,才不至于让自己疯掉。唯有记忆在支撑着她,她想起和年轻人走过的路,把所有共同经历过的一切都走一遍,只为了再次记起让她心动的片刻,只是为了再次呼吸一次彼此共同存在的空气。
她真的就这么做了。她先走进赌馆,回想着年轻人在这儿的一切。她怀疑自己思念过度,那张情绪亢奋的脸让她坚信这不是梦,年轻人并没有离开这里,他拿到了买票的钱,可是违背了不在赌博的誓言。
C太太从未有过如此羞辱的感觉,她的信任是多么可笑。她以为改变了一个赌徒的命运,甚至要把自己一颗心全都奉献给他,而他呢?欺骗写满了他的脸。
最终C太太决定快速逃离这个让她失望的地方,只要能离开这儿,不管去哪都没有关系。
多年以后,听说这个年轻人在十年前,在蒙特卡罗自杀死了。C太太的内心毫无波澜,她已经走出了这个象征耻辱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