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野心,败于贪婪——
被权力和贪欲冲昏头脑的秦始皇,在第一次出兵失败后没多久,“乃发谪成以备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相关记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命令任嚣和赵佗带领伐越大军第二次出征陆梁(秦时,五岭之南也称陆梁),将大批囚犯、赘婿(古籍中亦作赘壻)和商贾发配到岭南,让他们留在当地戍边。
那么,秦始皇当年到底发配了多少人到岭南?雍正《广东通考》中说:“谪徙民五十万成之”。就是说,当时被发配到岭南的徙民,大约有五十万人之多。此外,进攻东越和闽越、获得胜利的那批士兵也没有回中原,而是驻守在当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还说:“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任嚣死后,赵佗做了南海尉,也就是岭南三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不但没有派人去镇压起义军,反而叫人上书秦皇,请皇帝将三万个未婚女子发配到岭南,为土兵们缝补衣裳。秦皇批准了他的请求,但人数减半,也就是~~一万五千人。这五六十万人,就是岭南的第一批中原移民。换句话说,第一批迁徙到岭南的中原人里,既有土兵,也有囚犯,还有赘婿、商贾和未婚女子。
什么叫赘婿?上门女婿就是赘婿。自古以来,赘婿的地位都不高,尤其是秦朝。中国古代,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做赘婿,富人家的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做赘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赘婿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且,一旦做了赘婿,就成了老婆家里的奴オ,甚至包括公主家里的上门女婿~~驸马~~也是这样。驸马可能是当朝的状元,非常有才干,但面对公主的时候,他绝对不能摆出丈夫的架子,必须守君臣之礼。有人说,驸马相当于没有净身的大太监,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但驸马在皇宫里确实是没什么地位的。皇帝出行时,驸马还要做皇帝的挡箭牌。所以,不管人赘到什么样的家庭,人赘的男子都很难过上好日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活得非常窝囊~~当然,也有例外,只是相对较少~~现在也有一点这个味道,上门女婿或多或少会让一些人瞧不起。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有出息的男人不会入赘,就像有出息的孩子不会啃老一样,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而且,那“赘”字,本身就有多余、累赘的意思,天然地带有一种轻视甚至歧视的色彩,赘婿的子怎么会好过呢?秦朝时更加糟糕,在秦朝统治者眼里,赘婿的地位跟囚犯是一样的,都是戍边的首选。一旦国家需要有人去镇守边疆,就会有大批赘婿被剃掉头发,像犯人一样被发配到边地去,没有一点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也没有尊严。
商人们虽然不像赘婿那么受歧视,但当时的地位同样很低。旧时代的社会阶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土农工商,也就是官员、农民、手工业者、商人。换句话说,在最早的时候,经商是最低等的职业。刚开始,商人是不能做官的,直到清朝,商人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提升,还有了“红顶商人”的说法,也就是同时有官商两种身份的人,或是能对政坛产生影响的商人。在秦军攻打百越地的时候,商贾仍然是最低等的职业,因此,大量的中原商贩不得不和赘婿、罪犯一起,背井离乡,被流放到岭南。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商人被流放到岭南,未尝不是件好事。汉武帝以南海郡为起点,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后,岭南的商人更是如鱼得水。只是,被迫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滋味恐怕不太好受,投入战争,在一片被战火推毁的陌生土地上建立一个新的城市,重新安家立业,也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工程。况且,这里的一切都跟中原有着极大的差异~~语言、习俗、文化、衣着、伦理……所有差异都会冲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很不舒服。不过,第二、三次秦越大战之后,留在百越地的土著居民已经不多了,大概只有十万到三十万人,很多越人都不愿接受秦王的统治,纷纷到东南亚各地去生活。所以,任嚣和起佗带来的这批中原移民,倒成了岭南最主要的人口。他们带来的语言、文字、习俗、文化以及农业技术、经济习惯等,都在冲击和同化岭南原住民的生活,推动~~甚至强迫~~百越人改变最初的原始生存状态。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五六十万形形色色的、也许神色慌张不知所措的中原人就这样来到潮湿的岭南,准备在这里建设新的家园。而迎接他们的,却不是友好的微笑、握手和拥抱,因为他们的身份是“侵略者”。虽然他们也不想这样,他们只是一群想要安稳生活的老百姓,他们也觉得战争很累,让人身心皆疲,但碰上一个好战的、野心膨胀的皇帝,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虽然是如此无辜和无奈,但仍然要承受接踵而来的、充满恨意的进攻,或许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地搏杀和反击。他们定然无暇欣赏当地美好的风景。而满目的绿色和湿润的空气,想必也不能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心中出现一星半点的诗意吧?他们的心大概是木然的,只是像机器那样接受眼前的一切,包括这块即将被他们称之为家的土地。
比起第一次出征,这次作战顺利了许多,秦军仍然占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也充分吸取了之前的失败经验。他们稳扎稳打,个拿下岭南各地,分别设置了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每占领一块土地,他们就会留下一部分移民,让后者在当地安家立业。于是,秦军就有了比较稳定的后方根据地,人力上的消耗也得到了补充。同时,大批商贾在岭南的经营,为军队粮饷的补给创造了条件。因此,秦军一举击溃了越人的反抗力量,占领了今广西等地的西瓯部落和越南中北部的雒越地区。至此,秦军在百越地的作战基本上取得了全面胜利。公元前210年赵佗领导的瓯雒之战,在史学家看来,只是第二次战争的延续而已。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三征岭南之后,“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已尽数归于秦之版图。虽然没能降伏匈奴,但秦始皇的野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且,版图的扩充只是暂时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治理,如何实现长治久安。否则江山再大也没有意义,转眼就会变成别人的。
如果秦始皇不要只关注自己的野心,更加关注世界,他就会看到老百姓的痛苦,看到隐藏在强大表象下的无数危机。那么,他就不会没有限度地挥霍国家的财富,不会千方百计地寻找长生不老之方,也不会穷奢极侈地建造阿房宫和秦始皇陵,更不会杀掉那么多建造皇陵的工匠。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触碰老百姓的底线,让全天下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解脱的曙光,天下人怎么会让他好过呢?偶尔的压迫可能会换来暂时的归顺,无休止地压迫,却必然会引来排山倒海般的反抗。所以,聪明的皇帝不会这么做,反而会帮助老百姓,做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
汉文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的治国方针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要烦扰百姓。不过,这不是因为他很精明,而是因为他有很高的德行。
关于汉文帝的德行,《史记・孝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人,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这段话的意思是,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饰、用具等都没有增加,而且他非常爱民,一旦发现什么政策不利于百姓,给百姓带来麻烦,就会马上改进。他曾经想建露台,经过估算,发现要耗费上百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收入,于是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还说:“我住在先帝的宫殿里已经很不自在,经常担心自己会让它蒙羞,还修这么个露台做什么呢?”可见,汉文帝不但爱民,而且节俭。他自已穿着粗丝衣服,也不许宠妃慎夫人穿拖地的华服,还不准在帏帐上绣花,以类似的行为展现敦厚质朴的品德,为天下人做出表率。他的坟墓霸陵也跟其他皇帝的陵墓不一样,里面没有值钱的陪葬,甚至没有昂贵的装饰,所有装饰一律用瓦器,不许使用金银铜锡,还不许把坟墓修得过于高大。总之就是能省则省,不在安葬上花钱。在历代帝王之中,极少有人能做到这些,甚至有一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味道。
汉文帝的胸怀之宽广,在历代帝王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比如,赵佗在岭南私自称帝,他却叫来赵佗的兄弟,赐予高官厚禄以德相报,令赵佗大受感动,于是赵佗取消帝号,心甘情愿地向汉朝称臣;汉朝与奴和亲之后,匈奴违背盟约,侵犯大汉边境,抢掠百姓,他也只是命令边塞加强守备,而不发兵反击因为打仗会侵扰百姓;吴王假装有病不去上朝,他立刻赐给吴王坐几和手杖,以谦恭的态度化解矛盾;袁盎等臣子进谏时总是急切尖锐,他却总能包容,择其优者而采用;张武等大臣受贿,他发现之后,不但不将对方交由官吏治罪,还自己出钱来赏赐对方,言下之意或许是如果你缺钱,我就给你钱,你不用违法乱纪的,结果让对方非常惭愧,从心底里忏悔……总而言之,汉文帝全心全意地实行德政,用道德来教化百姓,所以四海之内殷实富足,还兴起了讲究礼仪德行的风气。
此外,《史记・孝文本纪》还记录了另一件事:“五月,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徒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昝安在?非乃朕徳薄而教不明软?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这段话讲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叫缇萦的女子,她的父亲淳于意做过太仓令,又是个清官,后来因为不善官场之事而辞官从医。有个本来就病入膏育、无药可救的贵妇吃了淳于意的汤药之后死去,她的亲人就把淳于意告上官府,官府不加深究便判了淳于意肉刑,让他到长安受刑。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前,就对女儿们说了一句气话“生孩子却不生儿子,出了事也没人可以帮忙。”小女儿缇萦听了很伤心,也心疼父亲,于是就随行到长安,上书给汉文帝说:“齐国人都说我父亲为官清廉,如今他犯法,当受肉刑。我为死去的人不能复活而感到悲伤,也为受刑而致残的人感到悲伤,因为,断掉的肢体无法复原,即使犯人想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了。所以,我愿意到官府里做奴婢为父赎罪,请皇上给我父亲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非常同情缇萦,觉得肉刑确实过于残忍,于是下诏说:“我听说,有虞氏只会在犯人的衣帽上画画,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罪犯,以此来羞辱他。这种刑罚虽然很轻,但他们那里没有人犯罪。为什么?因为他们施行的是最高明的统治。为什么我们有三种肉刑,作奸犯科的事情却屡禁不止?因为我的德行不够,对百姓的教化不到位。由于我训导不善,让无知的百姓陷入刑网,我觉得非常惭愧。《诗经》中说:‘品德优良的君子,就像百姓的父母。’而现在,有人触犯法律,我们还没有教育他,给他改过的机会,就对他施以肉刑,以至于他们即使想弃恶从善,也没有机会,我很同情他们。肉刑到了断人肢体、在人皮肤上刻字的地步,让人终身无法去除这种屈辱,这实在是太痛苦了,也实在是太不道德了。视百姓如子女的君主怎么会愿意百姓受这种苦!我现在下令,废除肉刑。”
不过,虽然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减轻刑罚,但他的下属并没有完全照做,法令是修改了,也没有了断人脚趾、在脸上刻字、割掉鼻子之类的残酷刑罚,但取而代之的杖刑过重,经常会让罪不至死的百姓丧命。这是汉文帝没有料到,也没有及时制止的。后来,他的儿子汉景帝再一次修改了法令,刑罚オ真正地减轻了。即便如此,汉文帝对百姓的关怀仍然非常令人感动。面对一个生活不至于多么艰苦的平民女子,汉文帝尚且如此重视、如此悲悯,何况那些比她更苦的老百姓呢?所以,在他统治天下的时候,老百姓是不会想要造反的,就算有人出于一己私欲想要造反,也难成大的气候,因为民心向着他。
所以,天下最好的征服和统治,其实是不去征服和统治,只管感化和服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明白这个道理,还能做到,便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相反,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像秦始皇那样无体止地压迫和掠夺,最后就只可能以失败告终,而且结局可能会非常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