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格森( Henri Bergson, 1859-1941), 法国哲学家。这本书探讨了滑稽引起的笑的原因。但由于本书最早发表于1899年,在认知科学诞生以前,结论基本是作者经验主义所得,并没有科学上的证据或实验支撑。
但有些看法还是有点意思,他的直觉还是挺敏锐的,摘抄一下。
笑是不动感情的心理状态。
确实有时候听社会新闻的一些悲剧,会觉得好笑,但如果是当事人感同身受就不会觉得。
《老友记》里 Joey 刚搬进来时,Ross 说,他才知道,自己老婆是拉拉。所有人都很难过,Joey说,cool。
在舞厅里,我们只要把耳朵捂上不去听那乐音,立刻就会觉得舞客滑稽可笑。
为什么模仿让人觉得可笑?
只有当我们失去控制,不再是我们自己的时候,别人才能模仿我们。...人们只能模仿我们姿势当中机械一致,与我们活泼生动人格不想干的东西。...哪儿有重复,完全的相似,我们就怀疑在生动活泼的东西背后有什么机械装置在活动。
作者觉得,机械使人发笑。模仿使我们变得不能控制,像机械;重复联想到工业制造,是机械。就像我们觉得别人摔倒好笑,因为别人成了不能控制自己的东西。
为什么滑稽的服装让人觉得可笑?
也是同样的道理,滑稽的衣服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生动活泼的身体被机械的覆盖物所覆盖了。其实任何衣服都是可笑的,只不过是流行的式样时,我们把衣服和人看成一体里所以不觉得。
这个说法和《理解漫画》里提到的“自我会延伸,和物结合在一起”是一致的。
当一个演说家讲到最激动人心的地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为什么我们觉得好笑?
也是同样的道理,精神相对于身体如同身体相对于衣服,都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被机械的东西束缚住了。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束缚的时候就是好笑的时候。
凡与精神有关而结果却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人的身体上去的事情都是滑稽的。
悲剧作家总是小心避免任何足以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主人公的物质方面的东西。一旦引入了对身体方面的关注,滑稽因素就有渗入的可能。所以悲剧的主人公不吃不喝,也不烤火。
这个结论挺有意思。言情剧主人公也是都不食人间烟火。但我觉得应该是情感层面和物质层面有差异。物质层面的东西不能生成情感体验,当你沉浸于打造情感体验时插入物质的东西会被打断。
当一个人被扔在毯子里,跟一个皮球似地抛到空中时,为什么好笑?
凡是一个人给我们以他是一个物的印象时,我们就要发笑。
也和前面说的,失控有关系。